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导论 | 第10-18页 |
(一)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四)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6-18页 |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第18-25页 |
(一) 社区与社区治理 | 第18-21页 |
1. 社区与城市社区 | 第18-19页 |
2. 社区治理的含义与原则 | 第19-20页 |
3. 社区管理与社区治理的区别与联系 | 第20-21页 |
(二) 社区治理体制与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21-23页 |
1. 社会治理体系 | 第21页 |
2. 社区治理体制内涵 | 第21页 |
3. 多中心治理理论概述 | 第21-22页 |
4. 公民社会理论 | 第22-23页 |
(三)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转变的必要性及鄂尔多斯市城市社区的发展趋势 | 第23-25页 |
1.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转变的必要性 | 第23-24页 |
2. 鄂尔多斯市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趋势 | 第24-25页 |
二、鄂尔多斯市城市社区治理现状——以和谐社区为例 | 第25-29页 |
(一) 和谐社区概况 | 第26页 |
(二) 和谐社区社区治理基本做法与显著成就 | 第26-29页 |
1. 进一步推进社区党组织365精细化网格治理 | 第26-27页 |
2. 发展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引进企事业单位“入社”服务 | 第27页 |
3. 全力推进保民生工作,维护广大居民利益 | 第27页 |
4.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增强社区居民归属感 | 第27-29页 |
三、鄂尔多斯市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9-34页 |
(一) 鄂尔多斯市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2页 |
1. 社区基础设施不完善,供给渠道单一 | 第29-30页 |
2. 社区内职能定位不清 | 第30页 |
3. 社区工作的开展缺乏资金保障 | 第30页 |
4. 社区活动居民参与度低,邻里关系存在陌生化现象 | 第30-31页 |
5. 社区工作队伍不稳定 | 第31-32页 |
(二) 鄂尔多斯市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4页 |
1. 社区服务多元供给短缺 | 第32页 |
2. 社区治理体制行政化现象普遍 | 第32页 |
3. 社区治理资金筹集渠道单一 | 第32页 |
4. 社区居民对社区治理的认识有误 | 第32-33页 |
5. 社区待遇瓶颈 | 第33-34页 |
四、国内外城市社区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第34-38页 |
(一) 国外社区治理模式 | 第34-35页 |
(二) 国内社区治理模式 | 第35-36页 |
(三) 国内外社区治理模式对我们的启示 | 第36-38页 |
1. 治理模式当前宜适当借鉴混合型模式 | 第36页 |
2. 发展第三部门,建立服务型政府是社区治理的新途径 | 第36-37页 |
3. 培养社区归属感是社区治理的精神支柱 | 第37-38页 |
五、鄂尔多斯市城市社区实现善治的路径选择 | 第38-44页 |
(一) 不断完善社区治理的服务体系 | 第38-40页 |
1. 强化服务意识 | 第38-39页 |
2. 提高服务水平 | 第39页 |
3. 完善服务体系,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 第39-40页 |
(二) 发展多元治理主体,理清职能定位 | 第40页 |
(三) 加大财政支持,创新经费投入渠道 | 第40-41页 |
1. 政府加大对社区的财政投入力度,加强监督管理 | 第41页 |
2.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引进专业化筹资人员 | 第41页 |
(四) 加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培育公民意识,搞好民族关系 | 第41-43页 |
1. 加强社区基层民主建设 | 第41-42页 |
2. 加强社区教育,培育公民意识 | 第42页 |
3. 居民参与组织化 | 第42页 |
4. 彰显居民利益,建立参与激励机制 | 第42-43页 |
(五) 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加快社区工作人员职业化、稳定化进程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附录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研究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