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炮制、制剂论文

七叶皂苷钠微乳注射剂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目录第7-11页
前言第11-13页
引言第13-16页
第一部分 七叶皂苷钠理化性质的研究第16-19页
 1. 仪器与试药第16页
   ·主要仪器第16页
   ·主要试药第16页
 2. 实验方法及结果第16-17页
   ·七叶皂苷钠性状第16页
   ·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第16-17页
 3. 结论第17页
 4. 讨论第17-19页
第二部分 处方工艺的研究第19-33页
 1. 仪器与试药第19页
   ·主要仪器第19页
   ·主要试药第19页
 2. 空白微乳的处方筛选第19-31页
   ·油相的筛选第20-21页
   ·乳化剂的筛选第21-26页
   ·乳化剂比例的筛选第26-28页
   ·Km值的筛选第28-31页
 3. 载药微乳的处方确定第31-33页
   ·七叶皂苷钠微乳注射剂的制备方法第31页
   ·油相用量的选择第31-32页
   ·Km的确定第32-33页
   ·七叶皂苷钠在选定微乳处方中的油相中的分配第33页
   ·微乳最终处方第33页
4. 制备工艺的考察第33-41页
   ·原料药加入温度第33-34页
   ·灭菌工艺的考察第34-35页
   ·七叶皂苷钠微乳制备工艺第35页
 5. 三批小试样品的试制及检验第35-37页
   ·三批小试样品的试制第35-36页
   ·pH值第36页
   ·粒径及ZETA电位第36页
   ·渗透压的测定第36-37页
   ·含量及有关物质测定第37页
 6. 影响因素的考察第37-38页
 7. 放大三批中试样品的制备第38页
   ·处方第38页
 8. 小结第38页
 9. 讨论第38-41页
   ·第38页
   ·第38-39页
   ·第39页
   ·第39页
   ·第39-40页
   ·第40-41页
第三部分 七叶皂苷钠微乳注射剂的体外评价第41-47页
 1. 仪器与试药第41页
   ·主要仪器第41页
   ·主要试药第41页
 2. 微乳外观第41-42页
 3. 粒径及电位的评价第42-45页
 4. 血清稳定性的考察第45-46页
 5. 小结第46页
 6. 讨论第46-47页
第四部分 质量标准的研究与制订第47-61页
 1. 仪器与试药第47页
   ·主要仪器第47页
   ·主要试药第47页
 2. 含量测定第47-54页
     ·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第47-53页
   ·三批放大样品的含量测定结果第53-54页
 3. 有关物质第54-59页
   ·有关物质的方法学研究第54-58页
   ·三批放大样品的有关物质测定结果第58-59页
 4. 粒径第59页
 5. 渗透压第59页
 6. pH值第59-60页
 7. 热原第60页
 8 无菌第60页
 9. 小结第60页
 10. 讨论第60-61页
第五部分 稳定性研究第61-65页
 1. 仪器与试药第61页
   ·主要仪器第61页
   ·主要试药第61页
 2. 加速稳定性第61-63页
 3. 长期稳定性第63-64页
 4. 小结第64页
 5. 讨论第64-65页
第六部分 安全性的评价第65-70页
 1. 仪器与试药第65页
   ·仪器设备第65页
   ·供试品第65页
   ·动物第65页
   ·实验设施第65页
 2 实验方法和结果第65-69页
   ·溶血试验第65-67页
   ·血管刺激性试验第67-69页
 3. 小结第69页
 4. 讨论第69-70页
第七部分 药效学的初步评价第70-7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0页
   ·实验仪器第70页
   ·供试品第70页
   ·试剂第70页
   ·实验动物第70页
 2. 对二甲苯致耳肿胀的抑制作用第70-71页
 3. 对二甲苯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拮抗作用第71-72页
 4. 小结第72页
 5. 讨论第72-73页
全文总结第73-75页
综述第75-83页
参考文献第83-88页
致谢第88-89页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注及科研成果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连多糖的提取方法、单糖组成及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
下一篇:酒制女贞子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