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石墨用黏结剂煤沥青的改性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前言 | 第13页 |
·煤沥青简介 | 第13-21页 |
·煤沥青的来源与分类 | 第13-14页 |
·煤沥青的组份与结构 | 第14-17页 |
·煤沥青的性质 | 第17-19页 |
·煤沥青的炭化行为 | 第19-20页 |
·煤沥青炭化产物的氧化行为 | 第20-21页 |
·煤沥青改性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选题思路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煤沥青改性机理的探讨及热分析 | 第24-32页 |
·引言 | 第24页 |
·实验部分 | 第24-26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4-25页 |
·实验过程 | 第25-26页 |
·表征方法 | 第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1页 |
·煤沥青改性前后的族组份分析 | 第26-27页 |
·煤沥青改性前后的元素分析 | 第27页 |
·煤沥青改性前后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第27-29页 |
·煤沥青改性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29-30页 |
·煤沥青改性前后的热分析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煤沥青的改性工艺与性能的关系 | 第32-40页 |
·引言 | 第32页 |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2-33页 |
·实验过程 | 第33页 |
·表征方法 | 第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9页 |
·反应温度与改性煤沥青性能的关系 | 第33-35页 |
·反应时间与改性煤沥青性能的关系 | 第35-36页 |
·交联剂与改性煤沥青性能的关系 | 第36-37页 |
·催化剂与改性煤沥青性能的关系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改性煤沥青的炭化过程 | 第40-54页 |
·引言 | 第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2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0页 |
·实验过程 | 第40-41页 |
·表征方法 | 第41-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53页 |
·中间相的观察 | 第42-43页 |
·炭化温度的影响 | 第43-48页 |
·炭化时间的影响 | 第48-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改性煤沥青炭化产物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 第54-60页 |
·引言 | 第54页 |
·实验部分 | 第54-55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54页 |
·实验过程 | 第54-55页 |
·表征方法 | 第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59页 |
·氧化前的显微结构分析 | 第55-56页 |
·不同温度的氧化 | 第56-57页 |
·不同时间的氧化 | 第57-58页 |
·氧化前后的形貌分析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科研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