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大跨度钢—混组合桁架节点静力性能试验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6页
   ·概述第7-8页
   ·论文背景第8-13页
     ·钢-混组合桁架梁在国内的发展形势第8-9页
     ·钢-混组合桁架梁在国内工程实际中的需求第9页
     ·钢-混组合桁架梁在国内外应用及研究现状第9-13页
   ·大型节点试验的研究方法第13-15页
     ·节点试验研究的必要性第13页
     ·已有土木工程结构试验研究方法第13-15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组合桁架节点静力破坏试验方案第16-28页
   ·引言第16页
   ·试验模型的设计与制作第16-22页
     ·试件设计第16-19页
     ·试件制作第19-21页
     ·试件材料力学参数第21-22页
   ·试验装置第22-23页
     ·试验加载及约束系统第22-23页
   ·试验量测方案第23-26页
     ·量测内容第23页
     ·应变测点布置第23-25页
     ·位移测点布置第25-26页
   ·加载制度第26-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组合桁架节点静力破坏试验过程及分析第28-51页
   ·引言第28页
   ·试验加载过程的难点第28-29页
   ·试验加载过程及分析第29-34页
     ·试件一加载破坏过程第29-30页
     ·试件二加载破坏过程第30-32页
     ·试件三加载破坏过程第32-34页
   ·试验观察典型破坏模式第34-35页
   ·试验结果分析第35-50页
     ·试件弦杆位移第35-37页
     ·试件弦杆混凝土应变第37-40页
     ·钢筋应变第40-45页
     ·钢腿应变第45-49页
     ·耳板应变第49-50页
     ·PBL连接件应变第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及对比第51-86页
   ·引言第51-52页
   ·ABAQUS软件简介第52-53页
   ·材料的本构关系及有限元分析理论第53-57页
     ·混凝土材料的本构关系第53页
     ·钢板材料的本构关系第53-55页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第55-57页
   ·钢-混凝土组合桁架节点模型的建立第57-59页
   ·计算结果第59-72页
     ·水平位移计算结果第59页
     ·混凝土应变计算结果第59-62页
     ·钢筋应变计算结果第62-65页
     ·钢腿应变计算结果第65-68页
     ·耳板应变计算结果第68-70页
     ·PBL连接件应变计算结果第70-72页
   ·主要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对比及分析第72-84页
     ·试件弦杆位移对比第72-73页
     ·试件弦杆混凝土应变对比第73-75页
     ·钢筋应变对比第75-77页
     ·钢腿应变对比第77-82页
     ·耳板应变对比第82-83页
     ·PBL连接件应变对比第83-84页
   ·节点极限承载力第84-85页
   ·小结第85-8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6-88页
   ·研究结论第86-87页
   ·研究展望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3页
致谢第93-9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层公共建筑顶部形态设计方法研究
下一篇:张弦梁结构拱形空间火灾温度场及结构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