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核酸适配体 | 第10-13页 |
·适配体的筛选-- SELEX 技术 | 第10-11页 |
·核酸适配体与靶分子的作用原理 | 第11-12页 |
·核酸适配体的优势 | 第12-13页 |
·核酸适配体传感器 | 第13-16页 |
·核酸适配体的固定 | 第13-15页 |
·核酸适配体传感器的类型 | 第15-16页 |
·电化学核酸适配体传感器的类型 | 第16-21页 |
·以组织结构分 | 第17页 |
·以信号来源分 | 第17-20页 |
·以信息变化趋势分 | 第20-21页 |
·电化学核酸适配体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 第21-22页 |
·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思路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聚硫堇为电化学探针的非标记型核酸适配体传感器研究 | 第23-35页 |
·引言 | 第23-24页 |
·实验部分 | 第24-26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24-25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25-26页 |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26页 |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26页 |
·电化学检测方法 | 第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4页 |
·金纳米粒子的表征 | 第26-27页 |
·硫堇的电聚合 | 第27页 |
·聚硫堇氧化还原机理 | 第27-28页 |
·扫速对修饰电极的影响 | 第28-29页 |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表征 | 第29-30页 |
·测试底液的 pH 值对传感器响应的影响 | 第30-31页 |
·传感器的性能 | 第31-33页 |
·干扰与稳定性 | 第33-34页 |
·回收率 | 第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第三章 铁氰化物为电化学探针的非标记型核酸适配体传感器研究 | 第35-48页 |
·引言 | 第35-36页 |
·实验部分 | 第36-39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6-37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37-38页 |
·多壁碳纳米管的预处理 | 第38页 |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38页 |
·电化学检测方法 | 第38-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7页 |
·形貌特征 | 第39页 |
·MHCF 膜的电化学行为 | 第39-40页 |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表征 | 第40-41页 |
·扫速对修饰电极的影响 | 第41-42页 |
·测试底液 pH 值对修饰电极的影响 | 第42-43页 |
·测试底液 NaCl 浓度对修饰电极的影响 | 第43-44页 |
·传感器的性能 | 第44-45页 |
·干扰与稳定性 | 第45-46页 |
·回收率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第四章 非标记型双底物检测核酸适配体传感器研究 | 第48-59页 |
·引言 | 第48-49页 |
·实验部分 | 第49-51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49-50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50页 |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50-51页 |
·电化学检测方法 | 第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8页 |
·NiHCF 膜的电沉积 | 第51-52页 |
·NiHCF 的形貌特征 | 第52页 |
·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表征 | 第52-53页 |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表征 | 第53-54页 |
·扫速对修饰电极的影响 | 第54-55页 |
·传感器的性能 | 第55-56页 |
·干扰和稳定性 | 第56-57页 |
·回收率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59-61页 |
·主要工作回顾 | 第59-60页 |
·本课题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0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