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前言 | 第11页 |
·马勃本草考证与植物形态 | 第11-12页 |
·马勃药理作用研究 | 第12-13页 |
·止血 | 第12页 |
·抗菌 | 第12页 |
·抗癌 | 第12页 |
·抗炎止咳 | 第12-13页 |
·马勃化学成分研究 | 第13-14页 |
·氨基酸类 | 第13页 |
·甾体化合物 | 第13页 |
·萜类化合物 | 第13-14页 |
·马勃多糖 | 第14页 |
·蛋白质和多肽 | 第14页 |
·其它成分 | 第14页 |
·分离和鉴别方法 | 第14-18页 |
·分析型HPLC在中药中的应用 | 第14-16页 |
·制备型HPLC在中药中的应用 | 第16页 |
·维制备型HPLC在中药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GC-MS在中药鉴别中的作用 | 第17-18页 |
·组织蛋白酶L | 第18-21页 |
·组织蛋白酶的结构 | 第18-19页 |
·组织蛋白酶L的结构 | 第19页 |
·组织蛋白酶L与病理过程的关系 | 第19-21页 |
·组织蛋白酶L抑制剂 | 第21-23页 |
·内源性蛋白抑制剂 | 第21-22页 |
·合成肽类抑制剂 | 第22-23页 |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创新之处 | 第23-25页 |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4页 |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24-25页 |
第2章 马勃生物活性组分的分离 | 第25-36页 |
·引言 | 第25页 |
·实验部分 | 第25-27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5-26页 |
·马勃少量提取及前处理 | 第26页 |
·Cathepsin L生物活性测试 | 第26页 |
·马勃的大量提取及前处理 | 第26页 |
·分析型HPLC条件优化 | 第26页 |
·常规制备型HPLC分离制备方案 | 第26页 |
·Sepbox-2D 250型全自动二维制备HPLC分离制备方案 | 第26-27页 |
·实验结果 | 第27-35页 |
·马勃醇提物生物活性测试结果 | 第27-28页 |
·高活性的乙酸乙酯萃取液IC_(50)测试 | 第28-29页 |
·分析型HPLC条件优化结果 | 第29-30页 |
·常规制备型HPLC分离结果 | 第30-32页 |
·常规制备HPLC生物活性测试结果 | 第32页 |
·Sepbox-2D 250型制备HPLC分离结果 | 第32-34页 |
·Sepbox-2D 250型制备HPLC生物活性测试结果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马勃生物活性组分的结构鉴定 | 第36-43页 |
·引言 | 第36页 |
·实验仪器试剂与实验原理 | 第36-37页 |
·实验部分 | 第37页 |
·分析条件 | 第37页 |
·液相色谱条件 | 第37页 |
·MS检测条件 | 第37页 |
·活性组分结构分析 | 第37-40页 |
·分子对接技术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4章 应用气质联用研究鉴别马勃的化学成分 | 第43-55页 |
·引言 | 第43页 |
·实验部分 | 第43-44页 |
·仪器试剂 | 第43页 |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 | 第43页 |
·超临界CO_2萃取 | 第43-44页 |
·溶剂超声萃取 | 第44页 |
·组织蛋白酶L实验 | 第44页 |
·GC-MS实验条件 | 第44-45页 |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条件 | 第44页 |
·其余样品气质条件 | 第44-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4页 |
·马勃提取物的Cathepsin L抑制效果 | 第45页 |
·马勃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 第45-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内蒙和吉林马勃对Cathepsin L抑制作用研究及产地对比分析 | 第55-64页 |
·引言 | 第55页 |
·实验部分 | 第55-56页 |
·仪器试剂 | 第55页 |
·马勃少量提取及Cathepsin L实验 | 第55-56页 |
·扫描电镜(SEM) | 第56页 |
·红外光谱测试(FTIR) | 第56页 |
·裂解气质(Py-GCMS) | 第56页 |
·结果 | 第56-63页 |
·不同产地马勃的Cathepsin L抑制效果 | 第56页 |
·SEM观察结果 | 第56-57页 |
·红外光谱测试结果 | 第57-59页 |
·裂解气质实验结果 | 第59-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