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国内外充填开采与支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外充填开采与支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充填开采与支架现状 | 第11页 |
·我国充填开采与支架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问题 | 第11-12页 |
·本课题的提出、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本课题的提出 | 第12页 |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 第13-14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3页 |
·关键技术 | 第13页 |
·创新点 | 第13-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2章 矸石充填液压支架结构设计 | 第15-27页 |
·矸石充填支架的组成结构 | 第15页 |
·矸石充填支架整体参数的确定 | 第15-16页 |
·支架主要零件的设计 | 第16-22页 |
·顶梁设计 | 第16-22页 |
·充填机构的设计 | 第22-23页 |
·充填夯实液压缸结构设计 | 第23-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矸石充填液压支架三维建模 | 第27-37页 |
·三维实体建模软件 Pro/E | 第27-28页 |
·矸石充填液压支架三维实体建模 | 第28-34页 |
·支架的虚拟装配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矸石充填液压支架有限元分析 | 第37-56页 |
·ANSYS Workbench 12 简介 | 第37-38页 |
·矸石充填液压支架有限元分析前处理 | 第38-39页 |
·矸石充填液压支架三维模型的建立及简化 | 第38-39页 |
·材料和属性 | 第39页 |
·载荷与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39页 |
·铰接处的处理 | 第39页 |
·网格的划分 | 第39页 |
·矸石充填液压支架有限元分析 | 第39-55页 |
·顶梁两端集中加载、底座扭转有限元分析 | 第40-44页 |
·顶梁中部加载、底座扭转有限元分析 | 第44-48页 |
·顶梁两端集中加载、底座两端集中加载有限元分析 | 第48-50页 |
·顶梁偏载、底座两端集中加载有限元分析 | 第50-54页 |
·上述四种加载下有限元结果分析总结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矸石充填后矿山压力的显现 | 第56-71页 |
·传统长壁跨落式法采煤的特点 | 第56-57页 |
·传统采煤法采煤后矿山压力的显现 | 第57-59页 |
·顶板下沉 | 第57页 |
·直接顶的垮落 | 第57页 |
·基本顶的初次来压与周期来压 | 第57-59页 |
·矿山压力导致的事故 | 第59-60页 |
·矸石充填开采 | 第60页 |
·矸石充填开采工艺 | 第60-62页 |
·充填开采减小采高的分析 | 第62-63页 |
·传统综采与充填开采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63-64页 |
·数值模拟软件 FLAC3D 简介 | 第63页 |
·数值模拟软件 FLAC3D 的优点 | 第63页 |
·数值模拟软件 FLAC3D 计算分析的通常步骤 | 第63-64页 |
·利用数值模拟软件 FLAC3D 进行采场围岩模型的建立 | 第64-70页 |
·煤层开采后应力与顶板下沉数值模拟分析 | 第66-68页 |
·煤层充填后应力与顶板下沉数值模拟分析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作者简介 | 第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