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前言 | 第11-14页 |
1 实验部分 | 第14-19页 |
·实验所需设备、材料、动物 | 第14-15页 |
·微球材料及神经营养因子 | 第14页 |
·实验所需仪器设备 | 第14页 |
·实验用动物 | 第14-15页 |
·实验材料的制备 | 第15-16页 |
·PLGA的合成(实验所用PLGA直接购买的成品,现将具体合成过程简述) | 第15页 |
·包含多种神经营养因子的高分子缓释微球制备 | 第15-16页 |
·微球体外释放效果的测试 | 第16页 |
·动物模型建立 | 第16页 |
·检测指标 | 第16-19页 |
·术后观察 | 第16-17页 |
·小腿三头肌湿重测量 | 第17页 |
·电生理测定 | 第17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17页 |
·组织学染色观察 | 第17页 |
·微球形态观察 | 第17-18页 |
·使用后微球释放效果测定 | 第18-19页 |
2 结果 | 第19-23页 |
·术后观察 | 第19页 |
·小腿三头肌湿重测量结果 | 第19-20页 |
·电生理测定 | 第20页 |
·组织学检测 | 第20页 |
·微球形态观察 | 第20页 |
·微球与使用后微球体外释放效果测定与对比 | 第20-23页 |
3 讨论 | 第23-29页 |
·以PLGA为微球材料的可行性及选材意义 | 第23-24页 |
·微球内搭载各种神经营养因子对周围神经修复再生的意义与可行性 | 第24-25页 |
·微球技术在周围神经修复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 第25-27页 |
·搭载BDNF、NGF、NT-3的微球在SD大鼠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修复效果所存在的差异 | 第27-29页 |
4 结论 | 第29-30页 |
5 本研究的意义、待解决的问题、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30-31页 |
附图 | 第3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综述 | 第39-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