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1 绪论 | 第13-2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桥面铺装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桥面铺装结构及力学特性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桥面铺装材料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防水及粘结层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应力吸收层材料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2 应力吸收层混合料设计及性能试验 | 第24-33页 |
·应力吸收层混合料级配确定及常规路用性能 | 第24-29页 |
·试验材料和级配 | 第24-25页 |
·体积指标及常规性能指标 | 第25-29页 |
·应力吸收层混合料小梁弯曲试验 | 第29-30页 |
·应力吸收层混合料低温冻断试验(TSRST)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温度应力作用下沥青铺装层及界面的力学行为 | 第33-59页 |
·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案 | 第34-37页 |
·试验材料 | 第34-35页 |
·试验方案 | 第35-37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7-46页 |
·单体沥青混合料低温收缩性能 | 第37-40页 |
·双层组合结构低温收缩性能 | 第40-41页 |
·三层组合结构低温收缩性能 | 第41-45页 |
·双层结构和三层结构的对比分析 | 第45-46页 |
·复合梁结构温度应力分析及层间摩阻力系数计算 | 第46-57页 |
·复合梁结构温度应力计算 | 第46-55页 |
·层间摩阻力系数C_x的计算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4 荷载作用下沥青铺装层及界面的力学行为 | 第59-83页 |
·复合梁力学理论分析 | 第60-63页 |
·力学试验方案与参数 | 第63-65页 |
·静载作用下沥青铺装层及界面力学分析 | 第65-73页 |
·试验数据处理 | 第65-67页 |
·两种粘结形式的双层结构 | 第67-69页 |
·含应力吸收层的三层结构 | 第69-71页 |
·三种结构的比较分析 | 第71-73页 |
·重复荷载作用下沥青铺装层及界面力学分析 | 第73-81页 |
·两种粘结的双层结构 | 第74-77页 |
·含应力吸收层的三层结构 | 第77-79页 |
·双层结构和三层结构的比较分析 | 第79-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5 铺装层各参数及特殊条件对桥面铺装结构力学行为影响 | 第83-111页 |
·全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83-85页 |
·最不利荷载位置确定 | 第85-89页 |
·横向最不利荷载位置 | 第85-88页 |
·纵向最不利荷载位置 | 第88-89页 |
·沥青铺装层各参数对铺装层内及界面的力学影响 | 第89-93页 |
·沥青铺装层厚度的影响 | 第89-92页 |
·沥青铺装层弹性模量的影响 | 第92-93页 |
·应力吸收层参数对铺装层内及界面的力学影响 | 第93-99页 |
·应力吸收层厚度对铺装层的力学影响 | 第93-96页 |
·应力吸收层厚度对应力吸收层自身受力的影响 | 第96-97页 |
·应力吸收层厚度对铺装层竖向变形的影响 | 第97-98页 |
·应力吸收层与水泥混凝土板界面受力分析 | 第98-99页 |
·大纵坡条件下力学行为分析 | 第99-104页 |
·车桥面相互作用静力学分析 | 第99-100页 |
·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100-101页 |
·不同行驶状态剪应力分析 | 第101-103页 |
·大纵坡上坡处车辙变形分析 | 第103-104页 |
·冲击荷载引起振动条件下受力分析 | 第104-108页 |
·振动频率的提取 | 第105-106页 |
·瞬时模态动态响应分析 | 第106-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11页 |
结论 | 第111-11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13-12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7-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