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农业合作形式论文--经济联合体论文

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委托代理关系与治理机制研究

摘要第1-16页
Abstract第16-21页
1 导言第21-35页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21-24页
     ·研究背景第21-22页
     ·研究意义第22-24页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标第24-25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5-30页
     ·合作第25-26页
     ·合作社第26-27页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第27-28页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第28页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第28-29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第29-30页
   ·结构框架及技术路线第30-32页
     ·结构框架第30-31页
     ·技术路线第31-32页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第32-33页
     ·数据来源第32页
     ·研究方法第32-33页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33-35页
     ·可能的创新第33-34页
     ·不足之处第34-35页
2 农民专业合作社委托代理关系与治理机制:一般分析框架第35-53页
   ·相关文献回顾与评述第35-41页
     ·合作社委托代理理论第35-36页
     ·合作社治理理论第36-40页
     ·文献评述第40-41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成员特征第41-45页
     ·农户行为的假定第41-43页
     ·参与主体的特征第43-45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外部环境第45-46页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第45页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影响第45-46页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统”与“分”矛盾第46页
     ·我国颁布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46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委托代理关系的类型第46-48页
     ·成员与成员(代表)大会之间的委托代理第47页
     ·成员大会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第47-48页
     ·理事会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第48页
     ·核心成员与中小社员之间的委托代理第48页
     ·外部投资者与合作社之间的委托代理第48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的代理问题第48-50页
     ·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第49页
     ·合作社的内部控制第49-50页
     ·隧道效应第50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委托代理关系与治理的分析框架第50-52页
     ·分析的切入点第50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委托代理关系与治理的分析框架第50-52页
   ·结论与讨论第52-53页
3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历史演进与现状:委托代理关系视角第53-69页
   ·当代合作思想演变第53-55页
     ·消费合作思想第53页
     ·信用合作思想第53-54页
     ·生产合作思想第54页
     ·新古典合作思想第54-55页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委托代理关系的历史考察第55-59页
     ·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委托代理关系第55-56页
     ·人民公社时期的委托代理关系第56-57页
     ·转型时期合作社委托代理关系第57-59页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发展阶段第59-62页
     ·萌芽时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第59-61页
     ·发展初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第61页
     ·转型时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第61-62页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与特点第62-66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参与主体多元化第62-63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不很规范第63-64页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有限第64-65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分配机制不完善第65-66页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影响因素第66-68页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是合作社发展的体制约束第66页
     ·土地制度变迁是合作社演进的外部约束第66-67页
     ·市场和自然的双重矛盾是合作社演进的外部压力第67页
     ·参与主体的异质性是合作社演进的内部诱因第67-68页
   ·结论与讨论第68-69页
4 同质性条件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委托代理关系与案例分析第69-84页
   ·引言第69页
   ·相关文献回顾第69-70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同质性产生的条件第70-72页
     ·共同利益是农户合作的前提第70-71页
     ·要素禀赋的同质性是农户合作的基础第71页
     ·产出品的同质性是农户合作的条件第71-72页
     ·动机和角色的同质性是合作社运行的保证第72页
   ·同质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委托代理关系第72-76页
     ·同质性专业合作社的委托代理关系特点第72-73页
     ·同质性专业合作社的成员行为特征第73-76页
   ·同质性条件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结构第76-78页
     ·同质性专业合作社的所有权结构第76页
     ·同质性专业合作社的控制权结构第76-77页
     ·同质性专业合作社的利益分配结构第77-78页
   ·同质性条件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委托代理关系:案例分析第78-83页
     ·引言第78页
     ·研究方法第78-79页
     ·案例背景第79-80页
     ·案例分析第80-82页
     ·结论与启示第82-83页
   ·结论与讨论第83-84页
5 异质性条件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委托代理关系与案例分析第84-102页
   ·引言第84页
   ·相关文献回顾第84-85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异质性结构产生的条件第85-88页
     ·成员人口统计特征的异质性第85-86页
     ·资源禀赋和角色的异质性第86-87页
     ·风险承担与期望的异质性第87-88页
     ·成员能力的异质性第88页
   ·异质性条件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委托代理关系第88-91页
     ·异质性合作社成员关系模型第88-90页
     ·异质性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的委托代理关系第90-91页
   ·异质性条件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结构第91-93页
     ·异质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所有权第91-92页
     ·异质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控制权第92页
     ·异质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收益权第92-93页
     ·异质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决策权第93页
   ·同质性与异质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委托代理关系比较第93-95页
     ·委托代理链长度不同第93-94页
     ·成员信息结构不同第94页
     ·成员关系性质不同第94-95页
   ·异质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委托代理关系:案例分析第95-100页
     ·引言第95-96页
     ·研究方法第96-97页
     ·案例背景第97页
     ·案例分析第97-100页
     ·结论与启示第100页
   ·结论与讨论第100-102页
6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委托代理关系的治理机制第102-121页
   ·引言第102页
   ·相关文献回顾第102-103页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机构第103-104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大会第103-104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会第104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监事会第104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合作关系的稳定性第104-109页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合作的可能性第104-107页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合作的稳定性第107-109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委托代理关系治理的理论基础第109-115页
     ·产业组织理论第109-110页
     ·公司治理理论第110页
     ·交易费用理论第110-112页
     ·产权理论第112-113页
     ·委托代理理论第113-114页
     ·公共选择理论第114-115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委托代理关系的治理机制第115-119页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治理机制第115-117页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外部治理机制第117-119页
   ·结论与讨论第119-121页
7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委托代理关系治理的实证分析第121-136页
   ·引言第121页
   ·相关文献回顾第121-122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委托代理关系治理的实证分析第122-126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的度量第122-126页
     ·分析结果第126页
     ·结论与启示第126页
   ·合作社两类主要委托代理关系的治理第126-130页
     ·“成员—合作社”委托代理关系的治理第126-129页
     ·“中小成员—核心成员”委托代理关系的治理第129-130页
   ·两类委托代理关系治理与合作社绩效:案例分析第130-134页
     ·引言第130-131页
     ·研究方法第131页
     ·案例背景第131页
     ·ESBY合作社两类委托代理关系与治理第131-133页
     ·两类委托代理关系的治理绩效第133-134页
     ·结论与启示第134页
   ·结论与讨论第134-136页
8 国外不同类型的国家农业合作社委托代理关系及其治理经验第136-148页
   ·引言第136页
   ·国外不同类型的国家农业合作社委托代理关系第136-143页
     ·“人少地多”型国家农业合作社委托代理关系第136-138页
     ·“人地适中”型国家农业合作社委托代理关系第138-140页
     ·“人多地少”型国家农业合作社委托代理关系第140-142页
     ·“东亚模式”型国家农业合作社委托代理关系第142-143页
   ·国外农业合作社委托代理关系治理的主要经验第143-146页
     ·“人少地多”型国家农业合作社的治理第143-144页
     ·“人地适中”型国家农业合作社的治理第144-145页
     ·“人多地少”型国家农业合作社的治理第145-146页
     ·“东亚模式”型国家农业合作社的治理第146页
   ·结论与讨论第146-148页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148-155页
   ·研究结论第148-151页
   ·政策建议第151-155页
     ·改进成员要素合作方式第151-152页
     ·提高合作社的经济效益第152页
     ·完善合作社的制度体系第152-153页
     ·健全合作社的监督机制第153-154页
     ·社会资本参与合作社治理第154-155页
参考文献第155-165页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65-166页
附录1 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调查问卷第166-169页
附录2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问卷第169-174页
致谢第174-175页

论文共1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产品供应链的组织演进与关系治理研究
下一篇:湖北省农地城市流转效率测度及优化--基于区域宏观和微观主体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