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引言 | 第12页 |
·小麦转基因技术的研究 | 第12-16页 |
·基因枪轰击法 | 第12-13页 |
·农杆菌介导法 | 第13页 |
·花粉管通道法 | 第13-14页 |
·PEG 介导法 | 第14页 |
·离子束介导法 | 第14页 |
·微针注射法 | 第14-15页 |
·超声波花粉介导法 | 第15页 |
·电穿孔转化法 | 第15-16页 |
·影响植物转化效率的各种因素 | 第16-20页 |
·花粉电穿孔转化法的各种参数 | 第16-18页 |
·基因枪轰击法转化的各种参数 | 第18-20页 |
·转基因植株检测方法 | 第20-23页 |
·转化后的筛选 | 第20-21页 |
·转化植株的分子检测 | 第21-22页 |
·转基因植株外源基因的功能鉴定 | 第22-23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23-26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3-24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第二章 花粉电穿孔转化法及参数优化 | 第26-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32页 |
·材料 | 第26-27页 |
·方法 | 第27-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9页 |
·不同电场强度下电穿孔处理花粉细胞染色的结果及分析 | 第32-34页 |
·随着时间变化花粉细胞 FDA 染色的结果及分析 | 第34-35页 |
·不同花粉密度及授粉时间对授粉结实的影响 | 第35页 |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第35-39页 |
·讨论 | 第39-42页 |
第三章 花药愈伤组织基因枪轰击参数的优化 | 第42-5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7页 |
·材料 | 第42-43页 |
·方法 | 第43-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50页 |
·pAHC20 质粒的检测 | 第47页 |
·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 第47-48页 |
·不同处理对愈伤组织 Gus 基因瞬时表达的影响 | 第48-49页 |
·转基因再生植株分子检测 | 第49-50页 |
·讨论 | 第50-52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1页 |
附录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