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2页 |
·库区岸坡水与岩土体相互作用 | 第15-16页 |
·岸坡变形破坏机理 | 第16-17页 |
·岸坡浸润线与渗流场变化特性 | 第17-19页 |
·库水位升降作用下岸坡稳定性变化 | 第19-20页 |
·非线性科学在边坡中的应用 | 第20-22页 |
·研究现状评述 | 第22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2-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库水位升降作用下岸坡水与岩土体相互作用机理 | 第25-42页 |
·库水位升降过程中水与岩土体的物理作用 | 第25-31页 |
·库水对岩土体的侵蚀作用 | 第25-26页 |
·库水对岩土体的软化作用 | 第26-29页 |
·库水位周期性升降水对岸坡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 第29-31页 |
·库水位升降过程中水与岩土体的化学作用 | 第31-34页 |
·水与岩体的化学作用 | 第31-32页 |
·水与土体的化学作用 | 第32-34页 |
·库水位升降过程中水与岩土体的力学作用 | 第34-41页 |
·静水压力和动水渗透压力作用 | 第34-36页 |
·超孔隙水压力效应 | 第36页 |
·库水位上升的悬浮减重作用 | 第36-37页 |
·考虑饱和-非饱和土体的基质吸力作用 | 第37-41页 |
·本章小节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典型岸坡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变化特性 | 第42-90页 |
·天然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变化特性分析 | 第42-57页 |
·神女溪青石滑坡概况 | 第42-45页 |
·滑坡土体物理及矿物学参数变化特性 | 第45-51页 |
·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变化特性 | 第51-57页 |
·周期性浸泡条件下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变化特性 | 第57-88页 |
·库区港口岸坡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试验 | 第58-62页 |
·库区港口岸坡土体参数影响因素 | 第62-71页 |
·库区港口岸坡土体参数变化规律研究 | 第71-80页 |
·周期性浸泡条件下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变化特性 | 第80-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四章 水位升降作用下土质岸坡破坏机制模型试验 | 第90-115页 |
·模型试验设计 | 第90-95页 |
·模型设计 | 第90-91页 |
·模型土体参数 | 第91-93页 |
·模型试验时间过程 | 第93页 |
·试验仪器及设备 | 第93页 |
·试验材料 | 第93页 |
·土层填筑 | 第93-95页 |
·模型试验过程 | 第95-98页 |
·变形量测 | 第95-98页 |
·孔隙水压力量测 | 第98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98-114页 |
·水位升降作用下土质岸坡渗流场变化 | 第98-107页 |
·水位升降作用下土质岸坡变形特征 | 第107-114页 |
·本章小节 | 第114-115页 |
第五章 库水位升降作用下岸坡稳定性变化规律 | 第115-134页 |
·凉水井滑坡概况 | 第115-117页 |
·地质环境 | 第115-116页 |
·库水位升降对滑坡的影响 | 第116-117页 |
·计算模型 | 第117-119页 |
·模型边界条件 | 第117-118页 |
·非饱和渗流计算参数 | 第118-119页 |
·不同渗透系数滑坡体浸润线及渗流场对岸坡的作用效应 | 第119-129页 |
·不同渗透系数滑坡体浸润线及渗流场分布特点 | 第119-128页 |
·不同渗透系数滑坡体浸润线及渗流场分布对岸坡的作用效应 | 第128-129页 |
·库水位升降作用下不同渗透系数岸坡稳定性变化规律 | 第129-133页 |
·稳定性分析理论 | 第129-130页 |
·库水位升降不同渗透系数滑坡体稳定性变化规律 | 第130-132页 |
·库水位升降不同渗透系数滑坡体稳定性变化趋势对比分析 | 第132-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4页 |
第六章 库水位升降作用下岸坡突发性破坏机制 | 第134-152页 |
·突变理论基础 | 第134-136页 |
·突变理论基本概念 | 第134-135页 |
·描述灾变的初等突变模型 | 第135-136页 |
·库岸边坡的尖点力学模型 | 第136-141页 |
·岸坡结构模型 | 第136-138页 |
·岸坡破坏突变模型 | 第138-140页 |
·岸坡破坏动力学特性 | 第140-141页 |
·神女溪青石滑坡失稳破坏机制 | 第141-144页 |
·青石滑坡的变形与破坏特征 | 第141-142页 |
·青石滑坡破坏力学模型 | 第142-143页 |
·青石滑坡失稳破坏机制 | 第143-144页 |
·三峡水库巫峡龚家方岸坡突发性破坏机制 | 第144-151页 |
·龚家方岸坡破坏特征 | 第144-145页 |
·龚家方岸坡地质结构 | 第145-147页 |
·龚家方岸坡破坏因素 | 第147-149页 |
·龚家方岸坡失稳破坏机制 | 第149-151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15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52-155页 |
·结论 | 第152-154页 |
·建议 | 第154-155页 |
致谢 | 第155-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156-16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67页 |
(一)参加科研项目 | 第167页 |
(二)发表论文 | 第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