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2-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21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简要评述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21-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2 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问题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第23-28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6页 |
·学前教育 | 第23-24页 |
·农民工 | 第24-25页 |
·农民工子女 | 第25页 |
·入园 | 第25-26页 |
·化解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问题的理论依据-教育机会平等理论 | 第26-28页 |
3 南宁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现状调查 | 第28-37页 |
·南宁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现状调查介绍 | 第28-32页 |
·调查样本的选取 | 第28-29页 |
·调查样本的特征 | 第29-30页 |
·调查数据的统计 | 第30-32页 |
·南宁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2-35页 |
·入园难度大 | 第32-33页 |
·入园费用高 | 第33-34页 |
·入园质量低 | 第34-35页 |
·南宁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问题产生的负面影响 | 第35-37页 |
·不利于农民工子女身心健康,破坏南宁市教育公平 | 第35-36页 |
·不利于农民工安居乐业,扰乱南宁市社会稳定 | 第36页 |
·不利于农民工融入南宁,阻碍南宁市经济发展 | 第36-37页 |
4 教育机会平等理论视角下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47页 |
·政府因素 | 第38-42页 |
·政府观念落后,责任不明 | 第38-39页 |
·学前教育缺乏立法,投入不足 | 第39-40页 |
·户籍制度根深蒂固,改革不力 | 第40-41页 |
·“取缔黑园”政策滥用,爱心园建设缓慢 | 第41-42页 |
·社会因素 | 第42-44页 |
·城市居民的固有观念,对农民工及其子女存有偏见 | 第42-43页 |
·文化背景的差异,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心理压力大 | 第43页 |
·二元社会结构的阻碍,农民工缺乏社会保障 | 第43-44页 |
·农民工自身因素 | 第44-47页 |
·学前教育重视不足,阻碍子女入园 | 第44-45页 |
·经济条件落后,无法支付高额学费 | 第45-47页 |
5 国内外化解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所存问题的经验与启示 | 第47-52页 |
·国内港台地区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园问题的实践经验 | 第47-48页 |
·香港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增加和学券计划的实行 | 第47页 |
·台湾地区立法保障弱势儿童学前教育公平 | 第47-48页 |
·国外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所存问题的实践经验:美国“开端计划” | 第48-49页 |
·政府介入,保证每一位学龄前儿童平等接受学前教育 | 第48-49页 |
·学前教育立法,保障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 第49页 |
·优先保障流动儿童入园,公立幼儿园对外来儿童一视同仁 | 第49页 |
·国内外经验对我国大陆地区化解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所存问题的启示 | 第49-52页 |
·明确政府责任是前提 | 第50页 |
·加快学前教育立法是关键 | 第50-51页 |
·优先扶持弱势群体是重要途径 | 第51-52页 |
6 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所存问题的主要对策建议 | 第52-60页 |
·强化政府责任,为农民工子女入园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 | 第52-56页 |
·明确政府主要职责 | 第52-53页 |
·创新学前教育立法 | 第53页 |
·加大学前教育投入 | 第53-54页 |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 第54-55页 |
·完善“取缔黑园”政策 | 第55-56页 |
·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消除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的社会障碍 | 第56-58页 |
·转变城市居民的固有观念,消除歧视心理 | 第56页 |
·淡化文化背景差异,减轻入园压力 | 第56-57页 |
·加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提升农民工的社会地位 | 第57-58页 |
·改变农民工的子女学前教育观,改善其生活环境 | 第58-60页 |
·增强农民工对其子女学前教育的重视 | 第58-59页 |
·提高农民工的经济收入 | 第59-60页 |
7 讨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附录1 | 第67-70页 |
附录2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