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缓蚀剂的概述 | 第9-12页 |
·缓蚀剂的定义 | 第9-10页 |
·缓蚀剂的协同作用 | 第10页 |
·缓蚀剂的分类 | 第10页 |
·缓蚀剂的工作机理 | 第10-12页 |
·缓蚀剂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内外铝合金缓蚀剂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铝合金缓蚀剂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14-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实验设备及方法 | 第16-20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16页 |
·实验方法 | 第16-20页 |
·失重法 | 第16-17页 |
·电化学实验方法 | 第17-18页 |
·电镜分析实验手段 | 第18-20页 |
第三章 缓蚀剂对铝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 | 第20-42页 |
·铝合金在不同缓蚀剂中的浸泡腐蚀实验 | 第20-28页 |
·氯化钠条件下铝合金的高温腐蚀研究 | 第20-21页 |
·添加硫酸的氯化钠条件下铝合金的高温腐蚀研究 | 第21-23页 |
·复配缓蚀剂(Ⅰ)在氯化钠条件下铝合金的中温腐蚀研究 | 第23-25页 |
·复配缓蚀剂(Ⅱ)在氯化钠条件下铝合金的中温腐蚀研究 | 第25-26页 |
·复配缓蚀剂(Ⅲ)在氯化钠条件下铝合金的中温腐蚀研究 | 第26-28页 |
·腐蚀浸泡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8页 |
·铝合金在不同缓蚀剂中的电化学实验 | 第28-32页 |
·氯化钠条件下铝合金缓蚀剂的极化曲线 | 第28-32页 |
·电化学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2页 |
·电镜分析 | 第32-35页 |
·材料表面电镜分析 | 第32-34页 |
·显微分析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4-35页 |
·正交实验 | 第35-39页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35-3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7-39页 |
·缓蚀机理分析 | 第39-41页 |
·单组分缓蚀剂缓蚀机理分析 | 第39-41页 |
·复合缓蚀剂缓蚀机理分析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铝/铁兼容缓蚀剂实验研究 | 第42-62页 |
·引言 | 第42页 |
·腐蚀浸泡实验 | 第42-56页 |
·焊缝腐蚀实验 | 第42-43页 |
·复配缓蚀剂(A)在氯化钠介质中对铝和铁缓蚀效果研究 | 第43-45页 |
·有机物和无机物在氯化钠介质中对铝和铁缓蚀效果比较研究 | 第45-46页 |
·单组份缓蚀剂(Ⅰ)在氯化钠介质下对铝和铁缓蚀效果研究 | 第46-48页 |
·复配缓蚀剂(B)在氯化钠介质下对铝和铁缓蚀效果研究 | 第48-49页 |
·单组份缓蚀剂(Ⅱ)在氯化钠介质下对铝和铁缓蚀效果研究 | 第49-51页 |
·复配缓蚀剂(C)在氯化钠介质下对铝和铁缓蚀效果研究 | 第51-53页 |
·复配缓蚀剂(D)在氯化钠介质下对铝和铁缓蚀效果研究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正交实验 | 第56-59页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56-58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8-59页 |
·电镜分析 | 第59-60页 |
·缓蚀机理分析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2页 |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