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前言 | 第11-23页 |
·土壤重金属镉(Cd)污染概述 | 第11-13页 |
·土壤 Cd 污染现状 | 第11页 |
·土壤 Cd 污染来源 | 第11-12页 |
·土壤 Cd 污染的危害 | 第12-13页 |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 第13-15页 |
·物理修复 | 第13-14页 |
·生物修复 | 第14页 |
·生态修复 | 第14页 |
·化学修复 | 第14-15页 |
·原位化学固定修复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改良剂的种类 | 第15-17页 |
·改良剂对土壤 Cd 固定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土壤理化性质对 Cd 固定的影响 | 第18-20页 |
·课题背景、目的及内容 | 第20-23页 |
·课题背景 | 第20-21页 |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2 有机改良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23-29页 |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主要仪器设备及药品 | 第24-25页 |
·指标分析方法 | 第25-27页 |
·有机改良剂的性质 | 第27-29页 |
3 有机改良剂对土壤 Cd 的原位固定研究 | 第29-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2页 |
·供试土壤 | 第29页 |
·试验设计 | 第29-30页 |
·主要仪器设备及药品 | 第30-31页 |
·土壤重金属总量及形态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污泥、餐厨垃圾改良剂对土壤 Cd 的固定化效果 | 第32-36页 |
·污泥改良剂对土壤 Cd 的固定化效果 | 第32-33页 |
·垃圾改良剂对土壤 Cd 的固定化效果 | 第33-34页 |
·不同培养时间下污泥改良剂对土壤 Cd 的固定化效果 | 第34-35页 |
·不同培养时间下垃圾改良剂对土壤 Cd 的固定化效果 | 第35-36页 |
·腐植酸和松木生物质炭混合物对土壤 Cd 的固定化效果 | 第36-38页 |
·不同混合比对土壤 Cd 固定效果的影响 | 第36-37页 |
·不同培养时间对土壤 Cd 固定效果的影响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1页 |
4 不同改良剂对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 | 第41-5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主要仪器设备及药品 | 第41-42页 |
·土壤理化特征的测定方法 | 第42页 |
·污泥、餐厨垃圾不同处理产物对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 | 第42-50页 |
·对土壤 pH 值的影响 | 第42-43页 |
·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第43-44页 |
·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 | 第44页 |
·不同培养时间土壤 pH 值的变化 | 第44-45页 |
·不同培养时间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 | 第45-46页 |
·不同培养时间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变化 | 第46-47页 |
·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 Cd 形态的相关性分析 | 第47-48页 |
·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 Cd 有效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不同培养时间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对土壤 Cd 有效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腐植酸、松木生物炭混合对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 | 第50-55页 |
·对土壤 pH 值的影响 | 第50页 |
·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不同培养时间土壤 pH 值的变化 | 第52页 |
·不同培养时间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 | 第52-53页 |
·不同培养时间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变化 | 第53-54页 |
·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 Cd 有效性的影响 | 第54-55页 |
·不同培养时间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对土壤 Cd 有效性的影响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5 有机改良剂固定土壤中 Cd 效果评估 | 第57-67页 |
·研究方法 | 第57-59页 |
·黑麦草种子发芽试验研究 | 第57页 |
·土壤柱林溶试验研究 | 第57-59页 |
·污泥、餐厨垃圾处理产物固定污染土壤中 Cd 效果评估 | 第59-64页 |
·对黑麦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59-60页 |
·对淋出液 pH 值的影响 | 第60-62页 |
·对酸雨淋溶后土壤 Cd 释放的影响 | 第62-64页 |
·腐植酸和松木生物质炭混合物固定污染土壤中 Cd 效果评估 | 第64-66页 |
·对黑麦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64页 |
·对淋出液 pH 值的影响 | 第64-65页 |
·对酸雨淋溶后土壤 Cd 释放的影响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7页 |
·问题与建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9页 |
附录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