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质监局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创新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食品安全监管理论综述 | 第11-15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食品安全与政府监管的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理论 | 第14-15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 | 第16页 |
·论文的贡献及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中山市和国内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现状 | 第17-33页 |
·中山市食品行业发展现状 | 第17-24页 |
·中山市概况 | 第17页 |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食品加工小作坊基本情况 | 第18-19页 |
·产业集群与联盟标准 | 第19-22页 |
·中山市生产加工食品质量状况 | 第22-24页 |
·中山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现状 | 第24-30页 |
·中山市质监局食品安全监管架构 | 第24-25页 |
·部门职责与监管流程 | 第25页 |
·中山市食品安全监管各职能部门的基本情况 | 第25-30页 |
·国内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现状 | 第30-32页 |
·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30页 |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 第30-31页 |
·国内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运作情况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中山市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3-46页 |
·中山市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食品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监管力量与监管难度不匹配 | 第34页 |
·检测技术和标准滞后 | 第34-35页 |
·过分依赖行政监管 | 第35页 |
·多部门执法无法实现无缝衔接 | 第35-36页 |
·中山市食品安全监管问题成因调查 | 第36-39页 |
·调查的目的和内容 | 第36页 |
·数据采集和整理 | 第36-37页 |
·调查结果 | 第37-39页 |
·中山市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9-45页 |
·社会诚信缺失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 第40页 |
·监管机制不健全 | 第40-41页 |
·监管不力 | 第41-42页 |
·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不完善 | 第42-43页 |
·监管理念上存在误区 | 第43-44页 |
·单一监管主体不利于食品安全监管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中山市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创新研究 | 第46-60页 |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及经验借鉴 | 第46-50页 |
·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 第46-47页 |
·日本食品安全治理现状及启示 | 第47页 |
·加拿大食品安全治理现状及启示 | 第47-48页 |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经验借鉴 | 第48-50页 |
·监管理念创新 | 第50-51页 |
·树立预防为主的监管理念 | 第50页 |
·树立协调统一的监管理念 | 第50页 |
·树立公开透明的监管理念 | 第50-51页 |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创新 | 第51-52页 |
·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 第51页 |
·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 第51-52页 |
·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 | 第52页 |
·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创新 | 第52-53页 |
·监管机构与协调机制创新 | 第53-54页 |
·建设无缝衔接的食品安全监管链条 | 第53页 |
·构建有效的合作协调机制 | 第53-54页 |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 第54页 |
·食品安全监管主体创新 | 第54-57页 |
·丰富食品安全监管主体 | 第55页 |
·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 | 第55-56页 |
·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 第56-57页 |
·食品安全监管工具创新 | 第57-59页 |
·建设信息共享平台降低信息非对称 | 第57-58页 |
·建设配套支持体系强化安全监管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