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式磨盘螺杆挤出机机理化性能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8页 |
| 第一章 概论 | 第18-37页 |
| ·前言 | 第18页 |
| ·聚合物挤出工艺设备的发展 | 第18-27页 |
| ·机械力场 | 第18-25页 |
| ·振动力场 | 第25-26页 |
| ·化学力场 | 第26-27页 |
| ·盘式挤出机的发展 | 第27-30页 |
| ·圆盘挤出理论的研究进展 | 第30-33页 |
| ·挤出设备混合理论的研究进展 | 第33-34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4-35页 |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5-37页 |
| 第二章 串联式磨盘螺杆挤出机机理的研究 | 第37-52页 |
| ·加料段结构和参数 | 第38页 |
| ·混炼段结构设计的研究 | 第38-45页 |
| ·磨盘构型 | 第39页 |
| ·磨盘的发散和收敛流动物理模型 | 第39-40页 |
| ·磨盘混炼段的混合机理 | 第40-42页 |
| ·磨盘间隙 | 第42-43页 |
| ·磨盘组合的应用 | 第43-44页 |
| ·磨盘的温度控制 | 第44-45页 |
| ·排气段结构设计的研究 | 第45-48页 |
| ·计量段结构设计的研究 | 第48-50页 |
| ·样机主要性能参数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三章 磨盘元件的三维等温流场分析 | 第52-68页 |
| ·工程计算方法 | 第52页 |
| ·理论模型的建立 | 第52-59页 |
| ·物理模型 | 第52-54页 |
| ·数学模型 | 第54-56页 |
| ·有限元模型 | 第56-59页 |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59-67页 |
| ·压力场 | 第59-61页 |
| ·速度场 | 第61-64页 |
| ·粘度场 | 第64-65页 |
| ·瞬态混合特性 | 第65-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四章 磨盘挤出的混合性能和数值分析 | 第68-94页 |
| ·混合原理 | 第68-71页 |
| ·分布混合 | 第68-69页 |
| ·分散混合 | 第69页 |
| ·螺杆挤出过程中的混合 | 第69-70页 |
| ·混合过程的要素 | 第70-71页 |
| ·混合量化指标 | 第71-77页 |
| ·分布混合 | 第71-74页 |
| ·分散混合-混合指数 | 第74-76页 |
| ·轴向混合-停留时间分布函数 | 第76-77页 |
| ·磨盘元件混合性能的数值分析 | 第77-91页 |
| ·粒子示踪分析和动态混合性能 | 第78-83页 |
| ·固定百分比粒子 | 第83页 |
| ·分布混合性能 | 第83-87页 |
| ·分散混合性能 | 第87-90页 |
| ·轴向混合性能 | 第90-91页 |
| ·本章小结 | 第91-94页 |
| 第五章 磨盘挤出机中高聚物力化学性能的研究 | 第94-110页 |
| ·力化学理论 | 第94-97页 |
| ·再生橡胶脱硫过程的力化学性能研究 | 第97-104页 |
| ·硫化橡胶再生方法 | 第97-100页 |
| ·挤出脱硫机理 | 第100-103页 |
| ·工艺参数对脱硫率的影响 | 第103-104页 |
| ·硫化橡胶脱硫过程的力化学性能测定 | 第104-10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 第六章 实验研究 | 第110-134页 |
| ·实验方案 | 第110页 |
| ·总体实验方案 | 第110页 |
| ·主要实验内容 | 第110页 |
| ·实验内容 | 第110-133页 |
| ·性能测试 | 第110-112页 |
| ·分布混合性能的研究 | 第112-115页 |
| ·分散混合性能的研究 | 第115-117页 |
| ·轴向混合性能的研究 | 第117-124页 |
| ·磨盘挤出机在新的应用领域的开拓研究 | 第124-1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3-134页 |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第134-136页 |
| ·主要工作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 第134-135页 |
| ·今后研究工作展望 | 第135-1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6-142页 |
| 致谢 | 第142-143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3-144页 |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144-145页 |
|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145-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