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第12-15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研究的难点与不足 | 第13-15页 |
第2章 精神动力开发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15-24页 |
·精神动力开发的概念 | 第15-19页 |
·精神 | 第15-16页 |
·精神动力 | 第16-17页 |
·精神动力开发 | 第17-19页 |
·我国有关精神动力开发理论的历史考察 | 第19-24页 |
·教育论 | 第19-21页 |
·慎独论 | 第21-22页 |
·实践论 | 第22-24页 |
第3章 精神动力开发的形态特征 | 第24-30页 |
·精神动力开发是丰富具有生命力的资源的过程 | 第24-26页 |
·精神动力资源 | 第24-25页 |
·精神动力资源危机 | 第25-26页 |
·精神动力开发是提高精神生产力的过程 | 第26-28页 |
·精神生产力概念的提出 | 第26-27页 |
·精神生产力结构 | 第27-28页 |
·精神动力开发是将精神生产力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过程 | 第28-30页 |
第4章 精神动力开发的内容 | 第30-40页 |
·开发宝贵的人才资源 | 第30-35页 |
·企业中人才资源的开发 | 第30-32页 |
·高校中人才资源的开发 | 第32-34页 |
·机关中人才资源的开发 | 第34-35页 |
·开发优质的精神产品 | 第35-37页 |
·劣质的精神产品 | 第35-36页 |
·开发优质精神产品,发展先进文化 | 第36-37页 |
·开发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 | 第37-40页 |
第5章 精神动力开发的时代价值 | 第40-47页 |
·精神动力开发的新经济价值 | 第40-42页 |
·科学技术创新与精神动力开发 | 第40-41页 |
·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动力开发 | 第41-42页 |
·精神动力开发的政治导向价值 | 第42-45页 |
·精神动力开发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艺术”方法 | 第43-44页 |
·政治文明需要先进的思想意识体系来引领 | 第44-45页 |
·道德素养培育价值 | 第45-47页 |
·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动力开发的核心内容 | 第45页 |
·思想道德建设与精神动力开发密不可分 | 第45-47页 |
第6章 精神动力开发的原则 | 第47-56页 |
·刚柔相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 第47-50页 |
·法治——精神动力开发的“路径” | 第47-48页 |
·德治——精神动力开发的“燃料” | 第48-49页 |
·法治与德治的融合 | 第49-50页 |
·知行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第50-51页 |
·公私兼顾: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相结合 | 第51-52页 |
·内外兼施: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 第52-56页 |
·人文关怀下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 第53-54页 |
·人性化的物质环境设置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