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3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本文研究工作及意义 | 第10-11页 |
|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论文的结构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TD-LTE系统协议规范及关键技术介绍 | 第13-24页 |
| ·LTE系统简介 | 第13-15页 |
| ·核心网 | 第13-14页 |
| ·空中接口及其协议 | 第14-15页 |
| ·LTE关键技术 | 第15-17页 |
| ·调制技术 | 第15-16页 |
| ·HARQ差错控制技术 | 第16页 |
| ·资源调度机制 | 第16-17页 |
| ·多天线技术 | 第17页 |
| ·链路自适应技术 | 第17页 |
| ·干扰协调 | 第17页 |
| ·LTE物理层规范简介 | 第17-24页 |
| ·多址方式和帧结构 | 第18-20页 |
| ·MIMO方案 | 第20-21页 |
| ·物理层信道与信号 | 第21页 |
| ·物理层过程 | 第21-24页 |
| 第三章 TD-LTE系统下行资源分配与调度模块介绍 | 第24-37页 |
| ·资源调度的任务 | 第24页 |
| ·输入输出关系 | 第24-25页 |
| ·调度算法的流程 | 第25-33页 |
| ·调度检查 | 第25-26页 |
| ·时域调度 | 第26-30页 |
| ·频域调度 | 第30-33页 |
| ·传统调度算法分析 | 第33-37页 |
| ·最大载干比算法 | 第33页 |
| ·轮询算法 | 第33-34页 |
| ·正比例公平算法 | 第34页 |
| ·M_LWDF算法 | 第34-35页 |
| ·RAD算法 | 第35-37页 |
| 第四章 综合调度算法的详细介绍与分析 | 第37-46页 |
| ·综合算法的提出 | 第37-38页 |
| ·综合算法时域实现步骤 | 第38-39页 |
| ·综合算法频域资源分配 | 第39-43页 |
| ·用户所需RB数目的确定 | 第39-40页 |
| ·RB估算技巧 | 第40页 |
| ·资源指示方式 | 第40-42页 |
| ·具体分配 | 第42-43页 |
| ·HARQ进程处理及数据统计 | 第43页 |
| ·算法扩展项介绍 | 第43-44页 |
| ·干扰协调与资源调度 | 第44页 |
| ·移动性管理与资源调度 | 第44页 |
| ·算法扩展动态调整 | 第44-46页 |
| 第五章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 第46-59页 |
| ·新算法性能分析 | 第46-51页 |
| ·仿真参数配置 | 第47-48页 |
| ·扇区吞吐量随用户业务GBR值变化曲线图 | 第48-49页 |
| ·用户吞吐量CDF曲线图 | 第49页 |
| ·小区覆盖随用户GBR值变化曲线 | 第49-50页 |
| ·小区覆盖随小区平均吞吐量变化曲线 | 第50-51页 |
| ·新算法与经典算法仿真结果性能比较 | 第51-55页 |
| ·仿真参数配置 | 第51-52页 |
| ·扇区吞吐量随用户业务GBR值变化曲线与PF算法对比图 | 第52-53页 |
| ·用户吞吐量CDF曲线与PF算法对比图 | 第53-55页 |
| ·新算法调整参数结果性能比较 | 第55-59页 |
| ·仿真参数配置 | 第55-56页 |
| ·调整GBR权重结果对比图 | 第56-57页 |
| ·调整时延权重对比图 | 第57页 |
| ·调整重传标志位权重对比图 | 第57-59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9-60页 |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59页 |
|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缩略语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