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采油工程论文--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论文

高台子油田窄小河道砂体局部注聚试验技术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创新点摘要第6-9页
前言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聚合物驱的研究历史及现状第11-13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15页
第二章 试验区选择及基本情况第15-20页
   ·试验区选择第15页
   ·试验区概况第15-16页
   ·试验区开发简况第16页
   ·油层沉积特点第16-17页
   ·油层动用状况第17-20页
第三章 聚驱层位的确定第20-24页
   ·聚驱层位的设计第20-22页
   ·方案优缺点对比第22-24页
第四章 聚合物驱注入参数设计第24-32页
   ·聚合物的选择第24-26页
   ·聚合物溶液浓、粘度的选择第26-27页
   ·注入速度的确定第27-28页
   ·聚合物用量的确定第28-30页
   ·聚合物驱油方案第30页
   ·聚合物驱油开采指标预测第30页
   ·聚驱注采井的配产、配注第30-32页
第五章 注聚前方案设计及措施调整第32-36页
   ·注聚前方案设计第32页
   ·调整措施及效果第32-36页
第六章 窄小河道砂聚驱动态变化特征第36-42页
   ·注入井动态变化特征第36-38页
     ·注入压力与视吸液指数变化第36-37页
     ·窄小河道砂吸液变化第37-38页
   ·采出井动态变化特征第38-42页
     ·见聚时间与存聚率变化第38-39页
     ·单井含水与区块含水变化第39-41页
     ·产液指数变化第41-42页
第七章 聚驱效果的评价第42-49页
   ·抗盐聚合物的优选第42-46页
     ·聚合物的理化指标第42-44页
     ·分子量的匹配第44页
     ·污水体系粘度第44-46页
   ·砂体控制储量与聚驱控制程度第46-47页
     ·控制储量计算方法第46页
     ·聚驱控制程度计算方法第46页
     ·聚驱控制程度对聚驱效果的影响第46-47页
   ·移动注聚工艺与局部注聚需要第47-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致谢第54-55页
详细摘要第55-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锦271块调驱试验方案研究
下一篇:永乐油田肇212地区加密井水淹层解释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