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论文

基于ArcGIS的地面沉降数据空间分析技术与应用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4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章节介绍第13-14页
第2章 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4-2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地理信息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第14-16页
     ·地面沉降模型第16-17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3章 地面沉降数据的处理第21-39页
   ·沉降数据第21-25页
   ·分析观测点选择研究区域第25-27页
   ·矢量数据生成栅格数据第27-34页
     ·反距离权重法(距离倒数乘法)第27-29页
     ·克里金插值法第29-30页
     ·样条函数插值法第30-31页
     ·自然邻点插值法第31-33页
     ·插值方法的比较和选择第33-34页
   ·沉降等值线生成第34-35页
   ·沉降数据三维显示第35-39页
     ·利用等高线生成 TIN第36-38页
     ·三维立体显示第38-39页
第4章 地面沉降数据的分析第39-59页
   ·地面沉降信息的数值分析第39-42页
     ·沉降的垂直变化分析第39-40页
     ·沉降速率的变化分析第40-42页
   ·地面沉降信息的二维分析第42-52页
     ·等值线第42-45页
     ·漏斗点的判定第45-47页
     ·易损性分析第47-50页
     ·沉降情况严重或缓解分析第50-52页
   ·地面沉降量的三维分析第52-59页
     ·沉降的三维显示第52-56页
     ·沉降土方量的计算第56-59页
第5章 地面沉降模型和沉降预测第59-75页
   ·沉降现状第59-61页
   ·模型的建立第61-63页
     ·模型公式第61-62页
     ·模型参数及数据处理第62-63页
   ·模型求解第63-64页
   ·模型的识别第64-67页
     ·误差分析第64-65页
     ·实测和模拟对比第65-67页
   ·地面沉降预测第67-75页
     ·预测结果第67-69页
     ·预测结果的表达第69-74页
     ·预测值和实测值的对比第74-75页
第6章 结论和建议第75-78页
   ·结论第75-76页
   ·建议第76-78页
     ·沉降数据的利用第76-77页
     ·沉降防治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附录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族地区旅游者行为与文化响应研究--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
下一篇:济南市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