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史论文

亚当·斯密的同情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导论第7-12页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7-8页
 二、研究概况及文献综述第8-11页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1-12页
第一章 亚当·斯密及其伦理思想的核心第12-15页
 第一节 亚当·斯密及其主要著作第12-14页
  一、亚当·斯密简介第12页
  二、亚当·斯密的主要著作第12-14页
 第二节 亚当·斯密的伦理思想及其核心第14-15页
  一、亚当·斯密的伦理思想第14页
  二、亚当·斯密伦理思想的核心第14-15页
第二章 亚当·斯密同情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第15-19页
 第一节 亚当·斯密同情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第15-16页
  一、18世纪英国社会基本状况第15-16页
  二、道德情操培养的现实诉求第16页
 第二节 亚当·斯密同情思想产生的思想渊源第16-19页
  一、早期情感主义伦理学家对斯密的影响第17页
  二、对哈奇森仁爱论的批判继承第17-18页
  三、对休谟人性观及其同情概念的批判继承第18-19页
第三章 亚当·斯密同情思想的理论建构第19-31页
 第一节 同情思想的理论出发点第19-24页
  一、同情心第19-21页
  二、利己心第21-23页
  三、同情心与利己心之间的关系第23-24页
 第二节 同情思想的理论桥梁第24-29页
  一、“公正的旁观者”第24-27页
  二、合宜第27-29页
 第三节 同情思想的理论归宿第29-31页
  一、正义之德第29-30页
  二、仁爱第30-31页
第四章 亚当·斯密同情思想评析第31-41页
 第一节 亚当·斯密同情思想的理论评析第31-34页
  一、亚当·斯密同情思想的理论特色第31-33页
  二、亚当·斯密同情思想的理论缺陷第33-34页
 第二节 亚当·斯密同情思想对现实道德领域同情问题的启示第34-41页
  一、同情心面临的遭遇第35-37页
  二、同情问题的现实解决途径第37-41页
结语第41-42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混沌”到“德化”—虚拟交易市场发展的伦理致思
下一篇:注意在知觉和行为分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