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研究目标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我国城管执法概述 | 第14-17页 |
·城管执法的含义及执法范围 | 第14-15页 |
·城管执法的含义 | 第14页 |
·城管执法的范围 | 第14-15页 |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 | 第15-16页 |
·概念 | 第15-16页 |
·适用范围 | 第16页 |
·城管执法部门 | 第16-17页 |
第3章 我国城管执法的困境 | 第17-24页 |
·我国城管执法困境的表现 | 第17-20页 |
·城管与商贩之博弈困境——猫鼠游戏、游击战 | 第17-18页 |
·弱势群体生存与城管管理之矛盾困境——暴力执法与暴力抗法 | 第18-19页 |
·执法方式治标不治本困境——运动式执法 | 第19-20页 |
·城管形象之困境——负面形象根深蒂固 | 第20页 |
·我国城管执法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20-24页 |
·执法体制不健全 | 第20-21页 |
·执法依据不足 | 第21页 |
·执法观念落后 | 第21页 |
·执法程序不规范 | 第21-22页 |
·相关保障机制欠缺 | 第22页 |
·执法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 | 第22-23页 |
·执法队伍良莠不齐,部分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欠缺 | 第23页 |
·执法外部环境不良 | 第23-24页 |
第4章 章丘市城管执法状况 | 第24-30页 |
·章丘市城管的组建、职能与机构设置 | 第24-25页 |
·章丘市城管执法困境 | 第25-28页 |
·城管执法工作被动性大 | 第26页 |
·与各乡镇政府及其它部门协调配合不力 | 第26页 |
·对城管执法监督不力 | 第26-27页 |
·群众满意度较低 | 第27页 |
·城管执法人员工作压力大 | 第27-28页 |
·原因分析 | 第28-30页 |
·缺少与其他部门的衔接机制 | 第28页 |
·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 | 第28-29页 |
·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尚未真正建立 | 第29页 |
·对执法人员缺少保障制度和激励制度 | 第29-30页 |
第5章 各国城管执法的实践及经验启示 | 第30-35页 |
·浅析各国城管执法的实践 | 第30-32页 |
·浅析韩国城管执法 | 第30页 |
·浅析泰国城管执法 | 第30-31页 |
·浅析美国城管执法 | 第31-32页 |
·浅析法国城管执法 | 第32页 |
·浅析英国城管执法 | 第32页 |
·对我国城管执法的启示 | 第32-35页 |
·城管执法要兼顾弱势群体生存权,坚持人性化的执法理念 | 第32-33页 |
·城管执法要有法可依,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 第33-34页 |
·城管执法要提高执法者的素质,建立一支高效率执法队伍 | 第34-35页 |
第6章 解决城管执法困境的对策建议 | 第35-41页 |
·完善执法体制 | 第35页 |
·统一执法建制、执法部门的名称、执法标志和服装 | 第35页 |
·建立健全城管执法问责制和监督制约机制 | 第35页 |
·建立健全城管执法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35-36页 |
·通过立法明确城管执法的法律地位和执法依据 | 第35-36页 |
·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 | 第36页 |
·转变执法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执法理念 | 第36-37页 |
·规范城管执法程序 | 第37页 |
·提高城管执法人员的素质,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 | 第37-38页 |
·提高准入标准,强化用人管理 | 第37页 |
·加强教育培训 | 第37-38页 |
·提高城管执法人员的执法技巧 | 第38页 |
·加强考核监督,建立奖惩机制 | 第38页 |
·完善相关保障机制 | 第38-39页 |
·身份保障机制 | 第38-39页 |
·人身安全保障机制 | 第39页 |
·财政保障机制 | 第39页 |
·改善城管执法环境 | 第39-41页 |
·加大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 第39-40页 |
·建立与媒体互动宣传机制,树立良好的城管形象 | 第40页 |
·强化与相关部门的协作联动机制 | 第40-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