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采油废水效果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采油废水的产生及危害 | 第11-13页 |
·采油废水的产生 | 第11页 |
·采油废水的特性 | 第11-12页 |
·废水中含油的分类 | 第12页 |
·采油废水的危害 | 第12-13页 |
·回注水的危害 | 第12页 |
·外排水的危害 | 第12-13页 |
·采油废水处理现状 | 第13-18页 |
·物理法 | 第13-15页 |
·重力分离法 | 第13-14页 |
·粗粒化法 | 第14页 |
·过滤法 | 第14页 |
·膜分离法 | 第14-15页 |
·气浮法 | 第15页 |
·化学法 | 第15-16页 |
·盐析法 | 第15-16页 |
·混凝法 | 第16页 |
·氧化还原法 | 第16页 |
·生物法 | 第16-18页 |
·活性污泥法 | 第16-17页 |
·生物膜法 | 第17-18页 |
·人工湿地法 | 第18页 |
·BCO工艺原理及特点 | 第18-20页 |
·BCO工艺原理 | 第18-19页 |
·BCO工艺特点 | 第19-20页 |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1页 |
·课题来源 | 第21-22页 |
2 BCO系统的启动与驯化 | 第22-31页 |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实验用水 | 第22页 |
·启动菌株来源 | 第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挂膜方法 | 第22页 |
·不同碳源营养对挂膜效果的比较 | 第22页 |
·驯化方法 | 第22-23页 |
·分析方法及设备 | 第23页 |
·实验工艺流程及装置 | 第23-25页 |
·工艺流程 | 第23-24页 |
·填料的选择 | 第24-25页 |
·工艺运行参数的控制 | 第25-28页 |
·系统温度的控制 | 第25-26页 |
·系统pH的变化 | 第26-27页 |
·系统DO的控制 | 第27-28页 |
·挂膜阶段 | 第27页 |
·驯化阶段 | 第27-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1页 |
·不同碳源营养对挂膜效果的比较 | 第28-29页 |
·采油废水驯化效果比较 | 第29-31页 |
3 BCO工艺对采油废水的处理效果 | 第31-44页 |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实验用水及运行周期 | 第31页 |
·实验用水水质特性 | 第31页 |
·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 第31-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4页 |
·BCO系统对不同来源采油废水处理效果 | 第34-38页 |
·对含油的去除效果 | 第34-36页 |
·对COD的去除效果 | 第36-37页 |
·固体悬浮物的去除效果 | 第37-38页 |
·BCO系统对码头庄采油废水处理效果 | 第38-44页 |
·对含油的去除效果 | 第38-39页 |
·对COD的去除效果 | 第39-40页 |
·对TOC的去除效果 | 第40-41页 |
·GC/MS法分析废水中有机物的变化 | 第41-42页 |
·HPLC法分析废水中PAHs的变化 | 第42-43页 |
·对其它指标的去除效果 | 第43-44页 |
4 结论与建议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4页 |
·建议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