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大学创建的理论与实践--以浙江师大学为例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引言 | 第12-24页 |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的行动纲领 | 第12-13页 |
·创建绿色大学是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路径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22页 |
·国外绿色大学建设 | 第14-16页 |
·国内绿色大学建设 | 第16-20页 |
·上世纪90年代前、后的校园规划建设情况 | 第16-17页 |
·我国绿色大学建设现状 | 第17-20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22页 |
·研究方法、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2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2 绿色大学创建的基础理论 | 第24-36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4-25页 |
·城市规划与生态设计理论 | 第25-29页 |
·校园与社区 | 第25-26页 |
·设计结合自然 | 第26-27页 |
·景观生态规划理论 | 第27-29页 |
·环境心理学和行为学理论 | 第29-30页 |
·外部空间设计 | 第29页 |
·交往与空间 | 第29-30页 |
·环境行为学概论 | 第30页 |
·植物造景理论 | 第30-34页 |
·生态功能 | 第30-31页 |
·观赏功能 | 第31页 |
·美学功能 | 第31-32页 |
·造景功能 | 第32-33页 |
·植物配置的意境作用 | 第33-34页 |
·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学理论 | 第34-36页 |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第34页 |
·环境教育理论 | 第34-36页 |
3 绿色大学概念、特征及其作用 | 第36-46页 |
·绿色大学的概念 | 第36-38页 |
·绿色大学的特点 | 第38-40页 |
·绿色大学创建的作用 | 第40页 |
·绿色大学创建的基本理念和思路 | 第40-46页 |
·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思路 | 第40-41页 |
·以人为本理念和思路 | 第41-42页 |
·服务社区化理念和思路 | 第42-43页 |
·历史文脉与地方特色结合理念和思路 | 第43-46页 |
4 绿色大学创建实践 | 第46-70页 |
·"绿色师大"创建计划 | 第46-47页 |
·绿色师大创建原则 | 第47页 |
·创建绿色师大的总体框架 | 第47-50页 |
·绿色校园 | 第48页 |
·绿色教育 | 第48-49页 |
·绿色科技 | 第49-50页 |
·绿色文化 | 第50页 |
·绿色师大创建实践 | 第50-70页 |
·建设绿色校园 | 第50-61页 |
·总体格局 | 第52-55页 |
·模拟自然群落结构 | 第55-59页 |
·多样化的交往空间 | 第59-61页 |
·开展绿色教育 | 第61-64页 |
·绿色教育的目标体系 | 第61-62页 |
·绿色教育的内容和渠道 | 第62-64页 |
·推广绿色科技 | 第64-65页 |
·绿色科技的立项研究 | 第64页 |
·绿色科技的推广应用 | 第64-65页 |
·营造绿色文化 | 第65-70页 |
·绿色文化编辑表现 | 第65-66页 |
·校园文化熏陶作用 | 第66-70页 |
5 结论和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