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量流有限元的耦合结构振动传递特性分析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本课题研究的工程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12-13页 |
·振动功率流理论概述 | 第13-15页 |
·能量流有限元法的提出及发展 | 第15-18页 |
·柔性隔振系统的研究及发展 | 第18-19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9-20页 |
第2章 一维结构能量密度控制方程 | 第20-32页 |
·引言 | 第20页 |
·杆结构能量密度控制方程 | 第20-24页 |
·轴结构能量密度控制方程 | 第24-25页 |
·梁结构能量密度控制方程 | 第25-28页 |
·弹性简支梁的能量密度分析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2页 |
第3章 耦合结构中的能量传递系数 | 第32-46页 |
·引言 | 第32页 |
·耦合杆的能量传递系数 | 第32-34页 |
·耦合轴的能量传递系数 | 第34-36页 |
·耦合梁的能量传递系数 | 第36-45页 |
·同轴耦合梁的能量传递系数 | 第36-38页 |
·二叉梁能量传递系数 | 第38-40页 |
·三叉梁能量传递系数 | 第40-43页 |
·非刚性耦合梁的能量传递系数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复合框架结构的能量流有限元分析 | 第46-60页 |
·引言 | 第46页 |
·梁在简谐激励下的能量方程 | 第46-47页 |
·耦合梁的能量流有限元方程 | 第47-52页 |
·简单结构的有限元形成 | 第47-48页 |
·三叉梁的有限元总体刚度矩阵 | 第48-49页 |
·三叉梁耦合点处的耦合矩阵及能量流有限元模型 | 第49-52页 |
·复合框架中的能量流有限元分析 | 第52-58页 |
·复合框架的结构参数 | 第52-53页 |
·耦合点处能量传递关系 | 第53页 |
·节点耦合矩阵 | 第53-54页 |
·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AutoSEA2验证 | 第55-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柔性隔振系统的能量流传递特性 | 第60-68页 |
·引言 | 第60页 |
·隔振系统耦合矩阵及能量流有限元方程 | 第60-62页 |
·隔振系统能量流有限元模型 | 第62-64页 |
·隔振系统的导纳功率流法 | 第64-66页 |
·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全文总结 | 第68-69页 |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8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