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城区供热模式及热电联产技术经济评价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沈阳供热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4-24页 |
·城市概况 | 第14-16页 |
·沈阳市的自然概况 | 第14-15页 |
·沈阳市的经济概况 | 第15-16页 |
·城市供热现状 | 第16-20页 |
·热负荷现状 | 第17-19页 |
·生活热水及空调热负荷现状 | 第19页 |
·工业热负荷现状 | 第19-20页 |
·热源现状 | 第20-22页 |
·集中供热现状 | 第20-21页 |
·热电联产供热现状 | 第21-22页 |
·沈阳市供热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设备老化严重影响供热质量 | 第22页 |
·福利型供热收费制度与现实情形不适应 | 第22-23页 |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基础薄弱 | 第23页 |
·热源建设进退两难又迫在眉睫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供热模式设计 | 第24-34页 |
·城市供热模式的主要构成要素 | 第24页 |
·城市供热模式分析 | 第24-26页 |
·区域集中供热模式 | 第24-25页 |
·城市集中供热模式 | 第25-26页 |
·分户供热模式 | 第26页 |
·新型供热模式 | 第26页 |
·供热模式的选择 | 第26-29页 |
·供热模式选择的原则 | 第26页 |
·城市集中供热与分散供热模式的选择 | 第26-28页 |
·多热源联网供热模式 | 第28-29页 |
·供热模式设计 | 第29-33页 |
·大热源方面 | 第30-31页 |
·大热网方面 | 第31-33页 |
·节能减排方面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城市供热战略规划 | 第34-39页 |
·供热规划的理论分析 | 第34页 |
·热负荷发展分析 | 第34-35页 |
·电负荷发展分析 | 第35页 |
·城市总体规划 | 第35-38页 |
·城市行政区划及面积 | 第35-36页 |
·能源概况 | 第36页 |
·城市规模 | 第36-37页 |
·城市热源及热网战略规划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5章 供热技术经济分析 | 第39-56页 |
·供热技术经济评价的理论分析 | 第39-40页 |
·成本效益分析概念 | 第39页 |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第39页 |
·供热成本计算方法 | 第39页 |
·经济分析中需要的主要财务指标 | 第39-40页 |
·机组选型 | 第40-45页 |
·经济效益分析 | 第45-50页 |
·投资估算 | 第45-46页 |
·经济分析 | 第46-50页 |
·节能分析 | 第50-55页 |
·工程项目设计所采取的节能措施及效果 | 第50页 |
·节约燃料 | 第50页 |
·节约点火用油 | 第50-51页 |
·降低电耗措施 | 第51-54页 |
·建筑节能降耗措施 | 第54页 |
·工程项目主要耗能种类和数量设计值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