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符号说明 | 第14-1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5-27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7页 |
·城市河道污染状况 | 第15-16页 |
·底泥污染概述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城市污水控制现状 | 第17页 |
·底泥污染分析与评价现状 | 第17-18页 |
·底泥污染控制现状 | 第18-23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3-27页 |
·研究区域介绍 | 第23-25页 |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5-27页 |
第2章 河道底泥与水质特征评价和底泥污染释放研究 | 第27-55页 |
·研究控制区河道底泥污染特征评价 | 第27-40页 |
·对有机质及营养元素的评价 | 第29-33页 |
·对重金属的评价 | 第33-40页 |
·重点河道水质特征分析 | 第40-46页 |
·河水COD污染特征分析 | 第41-42页 |
·河水总氮污染特征分析 | 第42-43页 |
·河水氨氮污染特征分析 | 第43-44页 |
·河水总磷污染特征分析 | 第44-45页 |
·河水溶解氧特征分析 | 第45-46页 |
·河水pH特征分析 | 第46页 |
·底泥污染物释放规律研究 | 第46-53页 |
·影响底泥释放的环境因子选择 | 第46-47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7-49页 |
·不同溶解氧条件对底泥释放的影响 | 第49-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3章 底泥抑制药剂的比选开发及在实际水体中的效果 | 第55-86页 |
·对市售产品的比选 | 第55-61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5-57页 |
·产品的初步比选 | 第57-58页 |
·产品的组合效果 | 第58-61页 |
·产品的放大实验 | 第61页 |
·复合制剂的开发 | 第61-74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61-64页 |
·不同沸石粉的比选 | 第64-66页 |
·其它几种材料的比选 | 第66-67页 |
·复合制剂效果实验 | 第67-74页 |
·复合制剂在实际水体中的效果 | 第74-84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74-76页 |
·预实验结果分析 | 第76-78页 |
·反应装置模拟实验结果分析 | 第78-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4章 复合制剂去除氨氮性能的优化研究 | 第86-98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86-88页 |
·实验材料 | 第86-87页 |
·实验方法 | 第87-88页 |
·沸石粉不同条件下的改性效果 | 第88-93页 |
·不同NaCl浓度下的改性效果 | 第88-89页 |
·不同HCl浓度下的改性效果 | 第89-90页 |
·不同NaOH浓度下的改性效果 | 第90-91页 |
·不同温度下的改性效果 | 第91-92页 |
·NaCl与温度复合条件下的改性效果 | 第92-93页 |
·天然沸石粉及盐改性沸石粉的性能表征 | 第93-96页 |
·沸石粉除氨性能评价 | 第93-94页 |
·沸石粉离子交换性能表征 | 第94-95页 |
·沸石粉吸附氨氮的深入探讨 | 第95-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98-100页 |
·结论 | 第98-99页 |
·建议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8-10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