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植物新品种 | 第10-11页 |
·植物新品种概念 | 第10-11页 |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概念 | 第11页 |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意义 | 第11页 |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概况 | 第11-12页 |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VO)的成立背景和历程 | 第11-12页 |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方式 | 第12页 |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概况 | 第12-15页 |
·目前我国植物保护名录 | 第12页 |
·我国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办法 | 第12-14页 |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不足 | 第14-15页 |
·DUS 测试指南 | 第15-16页 |
·DUS 测试的方法 | 第15页 |
·我国和 UPOV 的 DUS 测试指南的比较 | 第15-16页 |
·DUS 测试指南中的性状要求 | 第16页 |
·DUS 测试指南中的性状的分类 | 第16页 |
·天麻资源概况 | 第16-19页 |
·天麻的药用价值 | 第16-17页 |
·天麻属植物的形态特征 | 第17页 |
·天麻资源的自然分布 | 第17-18页 |
·我国天麻的资源 | 第18页 |
·天麻的生活史 | 第18-19页 |
·天麻的栽培现状 | 第19页 |
·黄芪资源概况 | 第19-22页 |
·黄芪的药用价值 | 第19-20页 |
·黄芪亚属植物的形态特征 | 第20页 |
·我国黄芪资源的自然分布 | 第20-21页 |
·我国黄芪的栽培现状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药用植物天麻黄芪品种资源的调查研究 | 第22-32页 |
·调查的时间与地点 | 第22页 |
·调研方法 | 第22-23页 |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3-32页 |
·天麻的形态特征及性状分级 | 第23-25页 |
·黄芪的形态特征及分类性状 | 第25-32页 |
第三章 天麻黄芪 DUS 测试指南的编制 | 第32-54页 |
·天麻植物新品种 DUS 测试指南的内容 | 第32-43页 |
·范围 | 第32页 |
·规范性引用文件 | 第32页 |
·术语和定义 | 第32页 |
·符号 | 第32页 |
·繁殖材料的要求 | 第32-33页 |
·测试方法 | 第33-34页 |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判定 | 第34页 |
·性状表 | 第34页 |
·性状表的解释 | 第34页 |
·分组性状 | 第34页 |
·技术问卷 | 第34-35页 |
·天麻植物新品种 DUS 测试指南的附录解释 | 第35-43页 |
·黄芪植物新品种 DUS 测试指南的编制 | 第43-54页 |
·范围 | 第43页 |
·规范性引用文件 | 第43页 |
·术语和定义 | 第43页 |
·符号 | 第43-44页 |
·繁殖材料的要求 | 第44页 |
·测试方法 | 第44-45页 |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判定 | 第45页 |
·性状表 | 第45-46页 |
·性状表的解释 | 第46页 |
·分组性状 | 第46页 |
·技术问卷 | 第46页 |
·黄芪植物新品种 DUS 测试指南的附录解释 | 第46-54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