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3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7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7-10页 |
三、本文主要内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0-13页 |
一 作为民主地源的政治公共领域之转型 | 第13-27页 |
(一) 旧式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 | 第13-18页 |
(二) 作为新型民主地源的商谈性政治公共领域 | 第18-27页 |
二 哈贝马斯在政治公共领域范畴中的中立性民主理论构建 | 第27-50页 |
(一) 哈贝马斯对民主的社会学阐述及品质探寻 | 第27-37页 |
(二) 取代精英民主的新模型:商谈民主 | 第37-43页 |
(三) 哈贝马斯的程序化商谈民主 | 第43-50页 |
三 哈贝马斯的商谈民主与法治国之交融思想 | 第50-74页 |
(一) 法律的建制 | 第50-59页 |
(二) 民主权力、商谈与法治国联接 | 第59-65页 |
(三) 以商谈理论建构新型政治过程的挑战 | 第65-74页 |
四 马克思政治自由观与商谈政治之比较 | 第74-83页 |
(一) 摆脱“物异化”和私性分析方法的政治自由理论 | 第74-77页 |
(二) 实践性的政治自由 | 第77-79页 |
(三) 革命性的政治自由 | 第79-83页 |
结语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