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金属表面等离子体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金属表面等离子体透镜的超聚焦成像与负折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负折射概况 | 第13-17页 |
·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表面等离子体光学研究概况 | 第19-28页 |
·光波中金属的Drude模型 | 第19-21页 |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 第21-27页 |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色散关系 | 第22-25页 |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特征长度参数 | 第25-26页 |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激发方式 | 第26-27页 |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时域有限差分法在纳光子结构仿真中的应用 | 第28-37页 |
·时域有限差分法 | 第28-34页 |
·FDTD在电磁学计算中的应用 | 第34-35页 |
·本论文的FDTD设置参数 | 第35-37页 |
·仿真区域 | 第35页 |
·边界条件 | 第35页 |
·能量监视器 | 第35-37页 |
第四章 表面等离子体透镜的聚焦调制 | 第37-50页 |
·纳米同心圆环等离子体透镜模型介绍 | 第38-39页 |
·纳米同心圆环等离子体透镜的聚焦成像原理分析 | 第39-40页 |
·纳米同心圆环等离子体透镜的聚焦调制仿真分析 | 第40-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五章 表面等离子体透镜实现负折射研究 | 第50-66页 |
·实现负折射的纳米线阵列等离子体透镜模型 | 第50-51页 |
·纳米线阵列等离子体透镜实现负折射的仿真与分析 | 第51-59页 |
·金属纳米线阵列周期跟线半径变化对负折射的影响 | 第51-54页 |
·入射波波长变化对金属纳米线阵列实现负折射的影响 | 第54-56页 |
·金属纳米线阵列长度变化对负折射的影响 | 第56-59页 |
·填充PC介质对实现负折射的影响 | 第59-65页 |
·金纳米线阵列线半径变化对负折射的影响 | 第59-61页 |
·填充介质PC折射率变化对金属纳米线阵列实现负折射的影响 | 第61-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