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1 绪论 | 第12-29页 |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概述 | 第12-13页 |
·人脸自动识别技术概述 | 第13-19页 |
·人脸识别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 第13-15页 |
·人脸识别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人脸识别问题的难点 | 第16-19页 |
·人脸识别中的特征抽取方法 | 第19-24页 |
·线性特征抽取方法 | 第19-22页 |
·非线性特征抽取方法 | 第22-24页 |
·常用的分类方法 | 第24-25页 |
·人脸数据库 | 第25-27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7-28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8-29页 |
2 基于字典学习的核稀疏表示方法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 第29-41页 |
·引言 | 第29-30页 |
·人脸的稀疏表示和Metaface学习框架 | 第30-32页 |
·图像的稀疏表示 | 第30-31页 |
·Metaface学习框架 | 第31-32页 |
·基于字典基的核稀疏分类算法 | 第32-34页 |
·基于核的稀疏分类算法 | 第32-33页 |
·基于核字典基的Metaface学习 | 第33-34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39页 |
·在ORL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 | 第34-36页 |
·在AR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 | 第36-38页 |
·在Yale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3 基于Gabor变换的核线性回归的人脸识别算法研究 | 第41-55页 |
·引言 | 第41-42页 |
·线性回归算法 | 第42-43页 |
·基于Gabor小波的人脸特征提取 | 第43-45页 |
·Gabor核线性回归分类算法(GKLRC) | 第45-51页 |
·基于核的表示方法 | 第45-46页 |
·核主成分分析 | 第46-48页 |
·核Fisher判别分析 | 第48-50页 |
·核ICA算法 | 第50页 |
·Gabor核LRC判别分析 | 第50-51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1-53页 |
·ORL人脸数据库 | 第51-52页 |
·AR人脸数据库 | 第52-53页 |
·FERET人脸数据库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4 基于字典基的最小卷积重构误差的人脸识别 | 第55-64页 |
·引言 | 第55-56页 |
·卷积神经网介绍 | 第56-57页 |
·反卷积神经网介绍 | 第57-60页 |
·基于字典学习的卷积网分类算法 | 第60-61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1-63页 |
·ORL人脸数据库上实验 | 第62页 |
·Yale人脸数据库上实验 | 第62页 |
·AR人脸数据库上实验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5 基于多彩色空间相关信息融合的人脸识别算法 | 第64-77页 |
·引言 | 第64-65页 |
·常用的色度模型 | 第65-67页 |
·RGB模型 | 第65-66页 |
·YIQ颜色模型 | 第66页 |
·HSV模型 | 第66页 |
·HIS模型 | 第66-67页 |
·YC_bC_r颜色模型 | 第67页 |
·Contourlet变换及特性 | 第67-69页 |
·CCA相关分析 | 第69-70页 |
·基于多彩色空间相关信息融合的人脸识别算法 | 第70-71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1-76页 |
·彩色AR人脸数据库简介 | 第71-72页 |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72-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6 结束语 | 第77-80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7-78页 |
·展望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6页 |
附录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