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正文 | 第11-42页 |
第一部分 补肾活血方对鹌鹑AS的预防作用及有效剂量的探讨 | 第11-20页 |
1 试验材料 | 第11-12页 |
·试验动物和饲料 | 第11页 |
·试验药品 | 第11-12页 |
·试验仪器 | 第12页 |
2 试验方法 | 第12-15页 |
·试验分组和AS鹌鹑模型制作 | 第12-13页 |
·标本采集与制备 | 第13-15页 |
3 统计学方法 | 第15页 |
4 试验方法和结果 | 第15-18页 |
·一般情况观察 | 第15页 |
·血脂检测结果 | 第15-18页 |
·主动脉HE染色结果 | 第18页 |
5 小结 | 第18-20页 |
第二部分 补肾活血方对兔AS斑块稳定性的机制研究 | 第20-42页 |
1 试验材料 | 第20-22页 |
·试验动物和饲料 | 第20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20-21页 |
·主要仪器 | 第21-22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AS兔模型的建立 | 第22页 |
·试验分组与药物干预 | 第22-23页 |
3 标本采集与制备 | 第23-24页 |
·血样标本 | 第23页 |
·主动脉组织标本 | 第23-24页 |
4 研究指标 | 第24-26页 |
·一般状况观察 | 第24页 |
·免疫组化染色SP/SABC | 第24-26页 |
5 图像分析 | 第26页 |
6 统计分析 | 第26页 |
7 试验结果 | 第26-40页 |
·一般情况 | 第26-27页 |
·兔血脂检测结果 | 第27-31页 |
·AS兔模型成功建立及斑块标本结果比较 | 第31-32页 |
·各组兔主动脉组织MMPs、CD40、NF-κB/p65的蛋白表达情况 | 第32-40页 |
8 小结 | 第40-42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42-55页 |
1 AS动物模型建立的评价 | 第42-43页 |
2 补肾活血方对血脂的调节作用 | 第43-46页 |
3 补肾活血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第46-48页 |
4 补肾活血方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作用 | 第48-50页 |
5 补肾活血方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局部炎症的调节反应 | 第50-53页 |
6 局限性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图 | 第58-67页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MMPs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调控机制综述 | 第69-84页 |
1 MMPs的结构与功能 | 第69-72页 |
2 MMPs活性的调节 | 第72-75页 |
3 MMPs与AS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 第75-76页 |
4 MMPs基因多态性与AS的关系 | 第76-79页 |
5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