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基础科学论文--建筑物理学论文--建筑热工学论文

合肥地区高校宿舍室内热环境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致谢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研究背景第13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研究对象第16-18页
     ·合肥地区高校宿舍概况第16-17页
     ·合肥地区高校宿舍类型第17-18页
   ·研究方法第18-20页
   ·研究框架第20-21页
第二章 热舒适研究理论基础第21-34页
   ·热舒适理论及热舒适方程第21-23页
     ·热感觉和热舒适第21-22页
     ·热舒适方程第22-23页
   ·影响人体热舒适性的因素第23-27页
     ·物理环境状况第23-24页
     ·个体因素第24-26页
     ·其他因素第26-27页
   ·室内环境热舒适评价指标第27-29页
     ·预测平均评价PMV和预测不满意百分比PPD第27-28页
     ·有效温度ET、新有效温度ET~*和标准有效温度SET第28-29页
     ·操作温度t_o和等效温度t_(eq)第29页
   ·室内环境热舒适评价标准第29-30页
     ·ASHRAE标准第30页
     ·ISO标准第30页
   ·非空调环境下PMV修正模型PMVe第30-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合肥地区高校宿舍热环境现场测试分析第34-56页
   ·合肥地区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第34-35页
   ·现场热环境测试条件和测点布置第35-37页
     ·测试地点和时间第35-36页
     ·测试设备和测试现场条件第36-37页
   ·问卷调查设置第37页
   ·夏季宿舍室内热环境测试及问卷调查结果和分析第37-47页
     ·夏季宿舍室内热环境实测结果第37-41页
     ·夏季宿舍室内热环境问卷调查结果第41-44页
     ·夏季宿舍室内热环境对比分析第44-47页
   ·冬季宿舍室内热环境测试及问卷调查结果和分析第47-55页
     ·冬季宿舍室内热环境实测结果第47-50页
     ·冬季宿舍室内热环境问卷调查结果第50-52页
     ·冬季宿舍室内热环境对比分析第52-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改善合肥地区高校宿舍室内热环境的措施第56-69页
   ·概述第56页
   ·建筑围护结构的改造第56-59页
   ·利用遮阳措施的改善室内热环境第59-60页
   ·利用地源热泵技术改这种善室内热环境第60-63页
   ·改进宿舍模型与原有宿舍模型比较第63-68页
     ·建筑概况第63-64页
     ·改造前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第64-66页
     ·改造方案第66-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结语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附录第73-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合肥沿街住宅建筑声环境及防噪设计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网络广告语义本体分析的居住区景观研究--开发商、设计者和居住者景观认知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