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道德失范问题的社会哲学解释--基于霍耐特承认理论的观点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研究对象、方法、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研究对象 | 第8页 |
·研究方法 | 第8页 |
·研究目的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体育道德失范问题的归因研究 | 第9-10页 |
·体育道德失范现象的对策研究 | 第10-11页 |
·承认理论的相关研究 | 第11-14页 |
2 体育道德失范研究的困惑与省思 | 第14-17页 |
·体育道德失范的理论与实践之矛盾体现 | 第14-15页 |
·体育道德失范理论研究中人之主体性的缺失 | 第15-17页 |
3 霍耐特承认理论的道德之维 | 第17-20页 |
·承认理论的主体间性重构 | 第17页 |
·承认理论的道德发展逻辑 | 第17-18页 |
·道德失范的承认理论之源 | 第18-20页 |
4 体育道德失范问题的承认理论诠释 | 第20-25页 |
·体育道德失范的承认之义 | 第20-21页 |
·体育道德的承认逻辑之困 | 第21-22页 |
·体育道德失范的根源之探 | 第22-25页 |
5 结论 | 第25-27页 |
·体育道德失范问题存在偏向制度化的研究局限 | 第25页 |
·体育道德是以主体间的承认为核心的体育本质属性 | 第25页 |
·道德情感的失落使体育道德内在发展逻辑发生错位 | 第25-26页 |
·蔑视体验与反抗情绪是体育道德失范行为产生的根源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0页 |
攻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