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0页 |
第一节 本课题选题的背景 | 第7-8页 |
·大型风景名胜区周边旅游度假地的特殊性 | 第7页 |
·建设控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第7页 |
·开发建设思想的混乱 | 第7-8页 |
第二节 概念界定和此次研究的范围 | 第8-10页 |
·概念界定 | 第8-10页 |
·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0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7页 |
·国内外主要研究动态 | 第11-17页 |
·目前国内旅游度假地研究的不足与对策 | 第17页 |
第四节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第17-20页 |
·主要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8-19页 |
·论文框架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大型风景名胜区周边旅游度假地的现状研究 | 第20-25页 |
第一节 大型风景名胜区发展概况 | 第20页 |
第二节 大型风景名胜区周边旅游度假地的开发现状 | 第20-25页 |
·自然资源浪费严重,环境遭到破坏 | 第20-21页 |
·历史文化资源从被忽视到逐渐被重视 | 第21-22页 |
·旅游度假活动开展滞后 | 第22-23页 |
·旅游度假项目开发控制乏力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大型风景名胜区周边旅游度假地的发展模式研究 | 第25-40页 |
第一节 模式的提出 | 第25-29页 |
·引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 第25-28页 |
·离散型开发模式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具体模式研究 | 第29-40页 |
·开发定位研究 | 第29-30页 |
·旅游度假中心的结构研究 | 第30-33页 |
·离散型的开发模式研究 | 第33-34页 |
·旅游度假地开发范围的确定 | 第34-35页 |
·旅游度假产品研究 | 第35-37页 |
·开发控制手段研究 | 第37-38页 |
·模式的运用研究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实证研究----以黄山风景名胜区周边旅游度假地为例 | 第40-54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40-42页 |
·概况 | 第40-42页 |
·黄山市旅游发展历程 | 第42页 |
第二节 黄山周边旅游度假地的实证调查 | 第42-51页 |
·调查概况 | 第43-45页 |
·黄山周边旅游度假地开发现状 | 第45-47页 |
·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47-50页 |
·旅游度假活动开展滞后 | 第50-51页 |
·缺乏鲜明的旅游度假地形象设计和对外营销乏力 | 第51页 |
第三节 黄山周边旅游度假地的市场分析 | 第51-54页 |
·黄山周边旅游度假地的旅游度假市场分析 | 第51-52页 |
·黄山周边发展度假旅游的SWOT分析 | 第52-54页 |
第五章 实践与应用 | 第54-64页 |
第一节 黄山风景名胜区周边旅游度假地发展策略研究 | 第54-60页 |
·背景与问题 | 第54页 |
·规划原则与方法 | 第54-55页 |
·研究内容 | 第55-58页 |
·基于离散型开发模式下的度假旅游项目策划 | 第58-60页 |
第二节 离散型开发模式在台湾农民创业园规划中的运用 | 第60-64页 |
·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的现状分析 | 第60-61页 |
·规划原则 | 第61页 |
·离散型开发模式下的空间布局 | 第61-6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5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64页 |
第二节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附录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