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15页 |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变电站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智能变电站的功能要求 | 第13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 第2章 容城11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5-20页 |
| ·保定电网现状 | 第15页 |
| ·容城胡村110KV变电站一次系统概况 | 第15-17页 |
| ·电气主接线 | 第16页 |
| ·互感器的选择 | 第16-17页 |
| ·二次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第17页 |
| ·继电保护的配置方案 | 第17-18页 |
| ·主变压器保护 | 第17-18页 |
| ·线路保护配置 | 第18页 |
| ·10kV站变保护配置 | 第18页 |
| ·10kV并联电容器保护配置 | 第18页 |
| ·35kV、10kV母线保护 | 第18页 |
| ·安全自动装置 | 第18页 |
| ·调度自动化 | 第18-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3章 变电站的网络设计 | 第20-34页 |
| ·网络设计方案 | 第20-29页 |
| ·站控层网络方案设计 | 第21页 |
| ·过程层网络方案设计 | 第21-25页 |
| ·GOOSE网络的选择 | 第25-27页 |
| ·交换机配置的选择 | 第27-28页 |
| ·容城胡村110kV变电站网络架构设计对策 | 第28-29页 |
| ·容城胡村110KV变电站网络最终方案 | 第29-32页 |
| ·过程层网络 | 第29-30页 |
| ·GOOSE网络结构 | 第30-31页 |
| ·网络设备的选择 | 第31-32页 |
| ·网络可靠型措施选择 | 第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4章 虚端子的设计方法和应用研究 | 第34-42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34页 |
| ·GOOSE虚端子的设计方法 | 第34-35页 |
| ·虚端子的逻辑连线 | 第35页 |
| ·GOOSE配置表 | 第35页 |
| ·设计实例 | 第35-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附录 | 第46-4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