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33900型矿用自卸车车架结构的疲劳寿命分析与优化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矿用自卸车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车架 CAE 技术的研究概况 | 第14-18页 |
·车架强度的静动态分析 | 第14-15页 |
·多体系统动力学分析 | 第15-16页 |
·车架的疲劳分析 | 第16-17页 |
·车架的优化设计 | 第17-18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整车动力学仿真 | 第19-31页 |
·整车系统动力学 | 第19-20页 |
·整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20-26页 |
·主要系统模型运动副的建立 | 第20-21页 |
·悬架系统的模拟 | 第21-23页 |
·轮胎参数的确定 | 第23-24页 |
·路面的建立 | 第24-26页 |
·整车系统模型 | 第26页 |
·动力学仿真分析 | 第26-30页 |
·满载和空载水平路面行驶工况 | 第26-29页 |
·满载扭转极限行驶工况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车架强度分析 | 第31-44页 |
·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1-34页 |
·车架静动力分析时的假设条件 | 第31页 |
·车架三维模型的简化 | 第31-32页 |
·悬架系统的线性化 | 第32-33页 |
·车架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33-34页 |
·车架强度分析 | 第34-40页 |
·静强度分析 | 第35-36页 |
·动强度分析 | 第36-40页 |
·车架强度分析结果与实验对比 | 第40-43页 |
·应力实验测试 | 第40-42页 |
·有限元仿真值与实验值的对比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车架疲劳寿命分析 | 第44-62页 |
·疲劳寿命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44-49页 |
·疲劳载荷谱 | 第44页 |
·材料的 S-N 曲线 | 第44-45页 |
·雨流计数法 | 第45-46页 |
·疲劳累计损伤原理 | 第46-48页 |
·疲劳寿命分析方法 | 第48-49页 |
·车架的全寿命分析方法 | 第49-55页 |
·全寿命分析的设置 | 第50-53页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3-55页 |
·车架焊缝的疲劳寿命分析 | 第55-61页 |
·焊缝的壳单元建模技术 | 第55-60页 |
·车架焊缝的 SEAM_weld 疲劳分析方法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车架结构优化设计 | 第62-72页 |
·车架结构拓扑优化研究 | 第62-64页 |
·拓扑优化算法 | 第62-63页 |
·拓扑优化基本原理与方法 | 第63-64页 |
·车架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 | 第64-68页 |
·车架结构拓扑模型的建立 | 第65页 |
·车架结构的优化目标 | 第65-66页 |
·车架结构拓扑分析结果 | 第66-68页 |
·新车架模型的建立与强度分析 | 第68-71页 |
·新车架结构静强度分析 | 第68-70页 |
·新车架结构扭转工况分析 | 第70-71页 |
·新车架结构疲劳寿命分析 | 第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