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 第8-9页 |
|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战略环评发展概述 | 第10-14页 |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战略环评的基本问题 | 第15-20页 |
|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 第15页 |
|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 第15-16页 |
|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5页 |
|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战略环评的特点 | 第16页 |
| ·战略环评的原则 | 第16-17页 |
| ·战略环评的内容 | 第17页 |
| ·战略环评的步骤 | 第17-18页 |
| ·战略环评的环境影响识别 | 第18-20页 |
| ·对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管理的影响 | 第18页 |
| ·对土壤的影响 | 第18页 |
| ·对水资源的影响 | 第18-19页 |
|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战略环评的方法论体系 | 第20-25页 |
| ·战略环评的方法 | 第20-21页 |
| ·本文选择的方法 | 第21-25页 |
| ·生态足迹法 | 第22页 |
| ·DPSIR模型法 | 第22-24页 |
| ·类比环境评价法 | 第24-25页 |
| 第四章 生态足迹法在营口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战略环评中的应用 | 第25-33页 |
| ·营口市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与分析 | 第25-28页 |
| ·研究区现状 | 第25-26页 |
| ·营口市土地利用现状的特点 | 第26页 |
| ·营口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 ·营口市土地利用战略目标 | 第27-28页 |
| ·生态足迹法——以营口市为例 | 第28-29页 |
| ·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28页 |
|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计算过程 | 第28-29页 |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29-33页 |
| ·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供给与需求方面分析 | 第30页 |
| ·规划目标协调度分析 | 第30-33页 |
| 第五章 DPSIR模型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 第33-43页 |
| ·DPSIR计算过程 | 第33-38页 |
| ·指标体系的确立 | 第33-34页 |
| ·指标权重的确立 | 第34-36页 |
| ·各评价指标分值的确定 | 第36-38页 |
| ·规划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 第38页 |
| ·DPSIR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38-43页 |
| ·从各指标的权重上分析 | 第39-40页 |
| ·从DPSIR各个评价指标上看 | 第40-43页 |
| 第六章 类比环境评价在营口市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评中的应用 | 第43-50页 |
| ·聚类分析确定类似城市 | 第43-48页 |
| ·区位地理和历史背景 | 第43-45页 |
| ·发展模式对比 | 第45-46页 |
| ·经济和土地利用方面 | 第46-48页 |
| ·营口市未来土地利用状况预测评价 | 第48-50页 |
| ·营口市未来土地利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48页 |
| ·营口市应对未来土地利用问题的对策 | 第48-50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