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1页 |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2 循环经济概述 | 第11-20页 |
·循环经济的起源 | 第11页 |
·循环经济的含义和技术经济特征 | 第11-12页 |
·循环经济的含义 | 第11-12页 |
·循环经济技术经济特征 | 第12页 |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 第12-13页 |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 第13-14页 |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 | 第14-15页 |
·循环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 第15-16页 |
·国外循环经济园区发展状况 | 第15-16页 |
·国内循环经济园区发展状况 | 第16页 |
·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 第16-20页 |
3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 第20-23页 |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 第20页 |
·我国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0-23页 |
·现状分析 | 第20-21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1-23页 |
4 循环经济理念分析在区域环评中的应用 | 第23-35页 |
·现行导则中循环经济理念分析 | 第23-24页 |
·在区域环评中引入循环经济的作用 | 第24-25页 |
·循环经济是区域环评中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途径 | 第24页 |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循环经济理念和生态工业园建设作为支撑 | 第24-25页 |
·环评中贯穿循环经济理念的评价工作程序 | 第25-27页 |
·贯穿循环经济理念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 第27-35页 |
·区域经济、资源、环境系统调查和评价 | 第27页 |
·开发区规划方案分析 | 第27页 |
·循环经济分析与评价 | 第27-32页 |
·废物资源化分析 | 第32页 |
·绿色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 第32-35页 |
5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环评案例分析——和政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 第35-78页 |
·区域经济、资源、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 | 第35-41页 |
·自然环境状况 | 第35-38页 |
·社会环境概况 | 第38-40页 |
·产业发展现状 | 第40-41页 |
·园区规划方案分析 | 第41-60页 |
·规划时限及范围 | 第41页 |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 第41-43页 |
·园区基础设施规划 | 第43-47页 |
·规划方案合理性分析 | 第47-50页 |
·总体布局及区内功能分区合理性分析 | 第50-60页 |
·园区SWOT分析 | 第60-64页 |
·优势 | 第60-61页 |
·劣势 | 第61-62页 |
·机遇 | 第62-63页 |
·挑战 | 第63-64页 |
·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分析 | 第64-65页 |
·园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 第65-68页 |
·循环经济与园区符合性分析 | 第65-66页 |
·循环经济指标评价 | 第66-68页 |
·废物资源化分析 | 第68-69页 |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 | 第68页 |
·循环型环境卫生业发展规划 | 第68-69页 |
·实现循环经济的资源环境保护措施评价 | 第69-74页 |
·园区规划环保措施 | 第69-70页 |
·大气污染控制对策 | 第70-71页 |
·水污染控制对策 | 第71-72页 |
·噪声污染控制对策 | 第72-73页 |
·固废处理处置对策 | 第73-74页 |
·园区绿色管理 | 第74-75页 |
·园区评价综合结论和建议 | 第75-78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建议 | 第76-7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78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78页 |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78页 |
·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