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插图索引 | 第12-13页 |
附表索引 | 第13-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0页 |
·酚类和苯胺类物质的概述 | 第14-21页 |
·酚类物质的概况 | 第14-18页 |
·苯胺类物质的概况 | 第18-21页 |
·染料及染料废水的概述 | 第21-23页 |
·染料的来源及危害 | 第21页 |
·活性艳蓝的特性及危害 | 第21-22页 |
·活性艳蓝的降解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简青霉及其酶系漆酶 | 第23-26页 |
·青霉(Penicillium)的概述 | 第23-24页 |
·简青霉(Penicillium simplicissimum)的概述及研究状况 | 第24-25页 |
·漆酶 | 第25-26页 |
·诱变 | 第26-29页 |
·物理诱变 | 第27-28页 |
·化学诱变 | 第28-29页 |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29-30页 |
·选题背景 | 第29页 |
·选题依据 | 第29页 |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29-30页 |
第2章 酚类和苯胺类物质降解研究 | 第30-48页 |
·引言 | 第3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3页 |
·实验药品、仪器和设备 | 第30-31页 |
·菌种 | 第31页 |
·培养基 | 第31页 |
·菌株的活化与保存 | 第31页 |
·高压蒸汽灭菌 | 第31-32页 |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第32页 |
·降解体系的建立 | 第32页 |
·降解率的测定 | 第32页 |
·漆酶活性测定 | 第32-33页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降解产物 | 第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46页 |
·酚类和苯胺类物质对简青霉生长的影响 | 第33-35页 |
·简青霉对酚类和苯胺类物质的降解 | 第35-38页 |
·简青霉降解酚类和苯胺类物质降解产物的测定 | 第38-45页 |
·分析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第3章 简青霉对活性艳蓝降解脱色的研究 | 第48-55页 |
·引言 | 第48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仪器设备与试剂 | 第48-49页 |
·菌种 | 第49页 |
·培养基 | 第49页 |
·菌株的活化与保存 | 第49页 |
·高压蒸汽灭菌 | 第49页 |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第49页 |
·降解体系的建立 | 第4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9-54页 |
·简青霉在静置和振荡培养条件下的形态 | 第49-50页 |
·RBBR浓度对于脱色效果的影响 | 第50页 |
·接种菌液量对于脱色效果的影响 | 第50-51页 |
·pH对于脱色效果的影响 | 第51-52页 |
·菌龄对于脱色效果的影响 | 第52页 |
·温度对于脱色效果的影响 | 第52-53页 |
·分析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对简青霉进行诱变选育的研究 | 第55-63页 |
·引言 | 第5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5-57页 |
·仪器设备与试剂 | 第55-56页 |
·菌种 | 第56页 |
·培养基 | 第56页 |
·菌株的活化与保存 | 第56页 |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第56页 |
·化学诱变 | 第56页 |
·紫外诱变 | 第56-57页 |
·有益突变菌株的初筛 | 第57页 |
·有益突变菌株的复筛 | 第5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7-62页 |
·化学诱变结果 | 第57-59页 |
·紫外诱变结果 | 第59-61页 |
·诱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 第61页 |
·分析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3-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