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4页 |
·概述 | 第11-12页 |
·工作要点 | 第12-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2章 传统HFC 双向网络 | 第14-23页 |
·数据HFC 介绍和发展演变 | 第14-15页 |
·HFC 的物理层结构 | 第15-20页 |
·DOCSIS 的系统结构 | 第15-16页 |
·HFC 数据网络IP 流传输模型 | 第16页 |
·设备和环境要求 | 第16-17页 |
·PMD 子层规范 | 第17-20页 |
·HFC 的数据链路层及更高层结构 | 第20-22页 |
·DOCSIS3.0 的 MAC 规范特点 | 第20页 |
·MAC 协议 | 第20-21页 |
·频道绑定 | 第21页 |
·数据转发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EPON | 第23-40页 |
·EPON 的概要介绍 | 第23-26页 |
·EPON 的物理层结构 | 第26-30页 |
·EPON 的拓扑结构 | 第26-27页 |
·数据传输 | 第27-28页 |
·光设备 | 第28-29页 |
·前向纠错子层 | 第29-30页 |
·EPON 的数据链路层及更高层结构 | 第30-37页 |
·系统考虑和融合子层(RS,Reconciliation Sublayer) | 第30-34页 |
·多点MAC 控制 | 第34页 |
·多点控制协议 | 第34-36页 |
·发现处理 | 第36-37页 |
·EPON 和GPON、交换式以太网网的比较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系统设计 | 第40-65页 |
·需求分析 | 第40-42页 |
·业务需求分析 | 第40-41页 |
·网络模型介绍 | 第41-42页 |
·网络规划和选型 | 第42-48页 |
·传输内容规划 | 第43页 |
·频率规划 | 第43-45页 |
·指标规划 | 第45-48页 |
·网络设计 | 第48-63页 |
·网络前端设计 | 第48-51页 |
·光网络设计 | 第51-61页 |
·电缆分配网设计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5-67页 |
·主要结论 | 第65-66页 |
·研究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一 符号与标识符 | 第70-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