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1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阐释 | 第21-33页 |
·新农村建设理论 | 第21-22页 |
·农业电子商务的界定 | 第22-30页 |
·电子商务的内涵 | 第22-24页 |
·电子商务的模式 | 第24-25页 |
·电子商务的发展 | 第25-26页 |
·农业电子商务的界定及发展概况 | 第26-30页 |
·我国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意义 | 第30-31页 |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第31-33页 |
·风险的定义 | 第31页 |
·风险管理 | 第31-33页 |
3 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SWOT分析 | 第33-45页 |
·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 | 第34-36页 |
·农业电子商务市场潜力巨大 | 第34页 |
·农村网民数量大,农业网站数量多、种类较全,从业者较多 | 第34-35页 |
·农业电子商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 第35-36页 |
·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劣势 | 第36-38页 |
·我国农村信息化整体基础设施落后 | 第36页 |
·农民缺乏培训,互联网在农村应用水平偏低 | 第36-37页 |
·农业电子商务人才缺乏 | 第37页 |
·农业电子商务应用不足,客户群体不多 | 第37-38页 |
·农业电子商务立法滞后 | 第38页 |
·目前农业发展中存在不和谐因素 | 第38页 |
·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 | 第38-41页 |
·促进发展的大环境 | 第38-39页 |
·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惠农政策不断出台 | 第39-40页 |
·全新的农业运作模式 | 第40页 |
·国内外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有益经验 | 第40-41页 |
·农业国际化呼唤新的农产品贸易模式 | 第41页 |
·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威胁 | 第41-45页 |
·社会对农业电子商务的重视度不够 | 第41页 |
·网络的安全隐患 | 第41-42页 |
·国外农产品竞争的压力 | 第42页 |
·农产品的物流问题 | 第42页 |
·缺乏网络交易的信用环境 | 第42-45页 |
4 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风险源识别 | 第45-51页 |
·农业电子商务风险的界定及分类 | 第45-46页 |
·风险识别的内涵与方法 | 第46页 |
·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风险源 | 第46-51页 |
·企业的内部风险 | 第47-48页 |
·企业的外部风险 | 第48-49页 |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风险 | 第49-51页 |
5 对策建议 | 第51-61页 |
·政府层面 | 第51-53页 |
·政府主导扶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第51-52页 |
·制定相配套的政策及法律法规 | 第52页 |
·健全社会化信用体系 | 第52-53页 |
·规范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相关问题 | 第53页 |
·建立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机制 | 第53页 |
·行业协会层面 | 第53-55页 |
·发挥行业协会中介桥梁作用,规范产业发展 | 第53-54页 |
·为参与者创造良好的网络市场竞争秩序 | 第54页 |
·加强对电子货币交易的监控,减少信用风险的发生 | 第54页 |
·加强国际交流,拓展行业发展空间 | 第54-55页 |
·企业层面 | 第55-58页 |
·投资期风险控制 | 第55-56页 |
·运营期风险控制 | 第56-58页 |
·个体农户 | 第58-61页 |
·实施标准化生产,打造优质农产品 | 第58页 |
·打破传统销售观念,做新型农民 | 第58页 |
·加强安全意识与风险防范 | 第58-61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