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中产阶层的奢侈品消费机制研究--基于南京城区个案访谈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缘起 | 第8页 |
·研究问题 | 第8-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11-18页 |
·关于中产阶层消费的社会学研究 | 第11-13页 |
·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论" | 第11页 |
·齐美尔的"时尚观" | 第11-12页 |
·波德利亚的"符号消费论" | 第12页 |
·布迪厄的"品位区隔论" | 第12-13页 |
·关于奢侈品消费动机的研究 | 第13-15页 |
·萌芽阶段 | 第13页 |
·单向度阶段 | 第13-14页 |
·双向度阶段 | 第14-15页 |
·关于中国奢侈品消费的研究 | 第15-18页 |
·中国奢侈品消费的现状研究 | 第15页 |
·中国人的文化差异与奢侈品消费的研究 | 第15-16页 |
·中国青年人奢侈品消费的动因研究 | 第16-18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18-27页 |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研究的取向 | 第18页 |
·地点的选择 | 第18-19页 |
·对象的选择 | 第19页 |
·资料的收集 | 第19-20页 |
·结果的检验 | 第20-21页 |
·核心概念 | 第21-26页 |
·准中产阶层 | 第21-22页 |
·机制 | 第22页 |
·奢侈品 | 第22-23页 |
·面子 | 第23-24页 |
·消费社会 | 第24-26页 |
·理论模型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准中产阶层奢侈品消费观念的现状 | 第27-33页 |
·低调奢华 | 第27-28页 |
·实体购物 | 第28-29页 |
·正版消费 | 第29-31页 |
·符号崇拜 | 第31-33页 |
第五章 推动准中产阶级奢侈品消费的机制 | 第33-47页 |
·引入机制:香水的法则 | 第33-35页 |
·补偿机制:群体的影响 | 第35-38页 |
·区隔机制:场域的作用 | 第38-39页 |
·文化机制:符号的迷恋 | 第39-41页 |
·动力机制:欲望的满足 | 第41-44页 |
·增权机制:权力的获得 | 第44-45页 |
·重复机制:情绪性消费 | 第45-4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7-50页 |
·总结 | 第47页 |
·反思 | 第47-48页 |
·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一 | 第53-54页 |
附录二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