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与戏—中国经典戏曲文本中梦意象的美学探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7页 |
前言 | 第7-10页 |
第1章 梦意象的深层探究 | 第10-21页 |
·梦意象的阐释 | 第10-13页 |
·“存在”与“不在” | 第10-11页 |
·“浮生若梦”与“人生如梦” | 第11-13页 |
·梦意象的美学属性 | 第13-21页 |
·精神性 | 第13-15页 |
·存在性 | 第15-17页 |
·审美性 | 第17-21页 |
第2章 梦意象与中国戏曲 | 第21-31页 |
·梦戏之概观 | 第21-23页 |
·梦意象入戏的几点原因 | 第23-31页 |
·梦文化的深厚积淀和梦文学的历史传承 | 第23-27页 |
·社会形态的推动 | 第27-28页 |
·戏曲家主观精神的介入与接受群体的审美倾向 | 第28-31页 |
第3章 梦意象类型化及其结构功能 | 第31-38页 |
·梦意象的类型化——梦对现实的反映和补偿 | 第31-34页 |
·鬼魂复仇梦意象 | 第31-32页 |
·花好月圆的爱情梦意象 | 第32-33页 |
·公案梦意象 | 第33页 |
·幻灭情怀下的脱度梦意象 | 第33-34页 |
·戏曲中梦意象的结构功能 | 第34-38页 |
·多方位的叙述视角 | 第34-36页 |
·穿插在情节中影响叙述节奏 | 第36页 |
·以虚实相生来实现梦境与现实的沟通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