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无线电跳频波形时间同步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图目录 | 第11-14页 |
| 表目录 | 第14-15页 |
| 缩略词表 | 第15-1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1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8页 |
| ·本文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8-21页 |
| 第二章 软件无线电跳频通信技术现状 | 第21-41页 |
| ·引言 | 第21页 |
| ·软件无线电 | 第21-28页 |
| ·软件无线电概述 | 第22-24页 |
| ·软件无线电结构 | 第24-26页 |
| ·软件无线电关键技术 | 第26-28页 |
| ·SCA 技术现状 | 第28-32页 |
| ·SCA 概述 | 第28-29页 |
| ·SCA 硬件体系结构 | 第29-30页 |
| ·SCA 软件体系结构 | 第30-32页 |
| ·跳频关键技术 | 第32-39页 |
| ·跳频概述 | 第32-33页 |
| ·跳频序列 | 第33-35页 |
| ·跳频频率合成器 | 第35页 |
| ·跳频同步技术 | 第35-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三章 跳频时间粗同步 | 第41-66页 |
| ·引言 | 第41页 |
| ·串行捕获 | 第41-48页 |
| ·信号模型 | 第41-43页 |
| ·性能分析 | 第43-47页 |
| ·仿真流程 | 第47-48页 |
| ·并行捕获 | 第48-50页 |
| ·信号模型 | 第48-49页 |
| ·性能分析 | 第49页 |
| ·仿真流程 | 第49-50页 |
| ·等待搜索捕获 | 第50-54页 |
| ·信号模型 | 第51页 |
| ·性能分析 | 第51-53页 |
| ·仿真流程 | 第53-54页 |
| ·仿真分析 | 第54-65页 |
| ·理论仿真分析 | 第54-56页 |
| ·实际仿真分析 | 第56-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四章 跳频时间精同步 | 第66-77页 |
| ·引言 | 第66页 |
| ·跳频序列双相关器同步跟踪环 | 第66-72页 |
| ·信号模型 | 第66-67页 |
| ·理论分析 | 第67-72页 |
| ·跳频序列单相关器同步跟踪环 | 第72-74页 |
| ·信号模型 | 第72-73页 |
| ·性能分析 | 第73-74页 |
| ·仿真结果 | 第74-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第五章 跳频波形同步组件设计 | 第77-94页 |
| ·引言 | 第77页 |
| ·通用 SCA 组件开发方法 | 第77-79页 |
| ·组件端口设计 | 第79-81页 |
| ·捕获组件 | 第81-87页 |
| ·跟踪组件 | 第87-93页 |
| ·组件连接 | 第93页 |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 第六章 组件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94-110页 |
| ·引言 | 第94页 |
| ·测试方法与流程 | 第94-97页 |
| ·测试环境 | 第94-95页 |
| ·测试指标 | 第95页 |
| ·测试方案 | 第95-96页 |
| ·测试流程 | 第96-97页 |
| ·捕获组件测试 | 第97-105页 |
| ·测试设计 | 第97-98页 |
| ·测试过程 | 第98-102页 |
| ·测试结果 | 第102-105页 |
| ·捕获、跟踪组件联合测试 | 第105-108页 |
| ·测试设计 | 第105-106页 |
| ·测试过程 | 第106-107页 |
| ·测试结果 | 第107-108页 |
| ·本章小节 | 第108-110页 |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110-113页 |
| ·本文总结及主要贡献 | 第110-112页 |
| ·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 第112-113页 |
| 致谢 | 第113-11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4-116页 |
| 附录 A 跳频同步仿真链路 | 第116-121页 |
| 个人简历 | 第121-12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22-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