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式三维立体全景视觉传感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课题背景 | 第13页 |
·课题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被动式计算机视觉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主动式计算机视觉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结构光颜色识别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9-21页 |
第2章 主动式三维全景视觉传感器 | 第21-31页 |
·引言 | 第21页 |
·主动式三维全景视觉传感器的构架 | 第21-28页 |
·ODVS 与 PCSLG 的组合 | 第21-22页 |
·单视点的全方位视觉传感器 | 第22-27页 |
·单发射点的全景彩色结构光发生器 | 第27-28页 |
·主动式三维全景视觉传感器立体成像原理 | 第28-29页 |
·主动式视觉系统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主动式视觉系统的建模 | 第31-39页 |
·引言 | 第31页 |
·主动式视觉系统模型框架 | 第31-33页 |
·摄像机模型 | 第33-35页 |
·相机成像原理 | 第33-34页 |
·CCD 光感特性 | 第34-35页 |
·光照模型 | 第35-36页 |
·物体表面反射特性 | 第35页 |
·物体表面光照模型 | 第35-36页 |
·投影仪模型 | 第36-37页 |
·理论投影与真实投影的关系 | 第36-37页 |
·PCSLG 投射光颜色与投射角的关系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基于色度学的光源颜色识别 | 第39-48页 |
·引言 | 第39页 |
·颜色的表征 | 第39-42页 |
·适合主动全景视觉的颜色表征 | 第39页 |
·亮度与波长和色度的关系 | 第39-41页 |
·CIE 色度图 | 第41-42页 |
·基于 CIE 色度图的光源色度估计算法 | 第42-44页 |
·算法原理 | 第42-43页 |
·算法流程 | 第43-44页 |
·实验研究与分析 | 第44-47页 |
·实验研究 | 第44-46页 |
·实验分析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基于光度学的光源颜色识别 | 第48-63页 |
·引言 | 第48页 |
·基于二色反射模型的光源颜色修正算法 | 第48-50页 |
·修正摄像机和投影装置之间耦合性差异的影响 | 第50-51页 |
·可重复编码投影设备的色度标定 | 第50-51页 |
·不可重复编码投影设备的色度标定 | 第51页 |
·修正物体表面反射特性对光谱成分的影响 | 第51-55页 |
·物体表面的反射特性 | 第51-52页 |
·物体表面光谱反射率的估计 | 第52-53页 |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分离 | 第53-55页 |
·实验研究及分析 | 第55-62页 |
·实验研究 | 第55-61页 |
·实验分析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63-65页 |
·全文总结 | 第63页 |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