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

城市设计视角下重庆山水城市意象塑造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图表目录第10-15页
1 绪论第15-23页
   ·研究背景第15-16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17页
     ·研究目的第16-17页
     ·研究意义第17页
   ·研究范围第17-18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8-21页
     ·城市设计第18-19页
     ·山水城市第19-20页
     ·山水城市意象第20页
     ·城市意象塑造第20-21页
   ·研究方法第21-22页
   ·论文框架第22-23页
2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第23-47页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第23-28页
     ·城市意象相关研究第23-26页
     ·山水城市相关研究第26-28页
   ·相关理论方法基础第28-46页
     ·城市意象理论第28-35页
     ·美学相关理论第35-38页
     ·城市设计相关理论方法第38-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3 美学之境—山水城市意象内涵解析第47-63页
   ·传统城市意象的再认知第47-52页
     ·传统五要素的特性第47-49页
     ·城市意象的时空差异第49-50页
     ·城市意象要素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第50-51页
     ·城市意象的应用第51-52页
   ·具备美学意义第52-54页
     ·美感的三个层次第52页
     ·山水城市意象的美学准则第52-54页
   ·具备山水意境第54-61页
     ·意象与意境的辨析第54-56页
     ·中国传统山水意境的诠释第56-61页
   ·本章小结第61-63页
4 重庆山水城市意象现状分析第63-95页
   ·观史—重庆山水城市总体意象演进历程第63-76页
     ·重庆山水城市总体意象演进历程分析第63-75页
     ·重庆古今山水城市总体意象差异对比第75-76页
   ·晓今—重庆山水城市意象现状问题分析第76-94页
     ·调研方法第76-77页
     ·调研数据整理第77-85页
     ·现状问题总结第85-94页
   ·本章小结第94-95页
5 重庆山水城市意象要素体系构建第95-105页
   ·重庆山水城市意象要素提取第95-98页
     ·非物质性意象要素提取第95页
     ·物质性意象要素提取第95-98页
   ·重庆山水城市意象要素体系构建第98-102页
     ·要素分级第98页
     ·微观功能要素印象级的优化第98-102页
   ·优化后的重庆山水城市意象地图第102-103页
   ·本章小结第103-105页
6 城市设计视角下重庆山水城市意象塑造第105-145页
   ·塑造原则第105-106页
   ·塑造目标—体系完善,意境优美第106-107页
   ·城市意象设计第107-144页
     ·宏观层面—树立城市形象,制定设计目标第107-112页
     ·中观层面—搭建城市构架,明确设计方向第112-120页
     ·微观层面—完善城市功能,应用设计方法第120-144页
   ·本章小结第144-145页
7 结语及展望第145-149页
   ·论文总结第145-146页
   ·论文展望第146-149页
致谢第149-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55页
附录第155-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医科大学计量供热系统改造的研究
下一篇:近代美国规划设计中生态思想演进历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