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选题背景第10-11页
     ·选题意义第11页
   ·文献综述第11-13页
     ·国内研究成果第11-1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研究的方法与主要内容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3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14页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第14-15页
第2章 地方政府举债权的理论依据第15-18页
   ·公共物品理论第15-16页
   ·财政分权理论第16-17页
   ·政府职能划分理论第17-18页
第3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行为及其法律制度分析第18-25页
   ·“准市政债券”及其法律制度分析第18-21页
     ·“准市政债券”的成因及运作特征第18-19页
     ·《企业债券管理条例》规制“准政府债券”的问题第19-21页
   ·“中央代发地方政府债券”及其法律制度现状分析第21-25页
     ·2009 年以来中央代发地方政府债券的概况第21-22页
     ·《2009 地方政府债券预算管理办法》存在的问题第22-25页
第4章 构建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25-29页
   ·构建地方政府债券制度的必要性第25-27页
     ·完善分税制和分级财政体制的内在要求第25页
     ·解决地方财政危机的现实需要第25-26页
     ·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必然选择第26-27页
   ·构建地方政府债券制度的可行性第27-29页
     ·丰富的国际经验可供借鉴第27页
     ·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需求巨大第27页
     ·日渐成熟的债券市场第27-29页
第5章 国外地方政府债券法律制度的借鉴第29-37页
   ·美国市政债券法律制度第29-32页
     ·概况第29-30页
     ·美国市政债券法律制度第30-32页
   ·日本地方政府公债制度第32-34页
     ·概况第32-33页
     ·日本地方政府公债法律制度第33-34页
   ·波兰市政债券法律制度第34-37页
     ·概况第34-35页
     ·波兰市政债券法律制度第35-37页
第6章 构建我国地方政府债券法律制度的建议第37-44页
   ·修改相关法律条款第37页
   ·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第37-39页
     ·发行主体第37-38页
     ·发行规模第38-39页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第39-40页
   ·确立客观公正的信用评级机制第40-41页
   ·确立多层次的监管体系第41-42页
   ·推行偿债基金制度第42-44页
结论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的司法审查
下一篇:农村金融法制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