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6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公共政策文献回顾 | 第15-17页 |
·协同进化理论文献回顾 | 第17-20页 |
·物联网公共政策相关文献回顾 | 第20-22页 |
·文献总体评述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3-26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创新点 | 第25-26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第26-32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6-27页 |
·公共政策 | 第26页 |
·物联网产业 | 第26-27页 |
·协同进化 | 第27页 |
·基础理论 | 第27-32页 |
·公共政策理论 | 第27-29页 |
·协同进化理论 | 第29-30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0-32页 |
第3章 我国物联网产业公共政策现状分析 | 第32-43页 |
·我国物联网产业公共政策现状 | 第32-36页 |
·国家战略性政策 | 第32页 |
·技术创新政策 | 第32-33页 |
·产业化政策 | 第33-34页 |
·法律法规 | 第34-35页 |
·地方性政策 | 第35-36页 |
·我国现行物联网产业公共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36-39页 |
·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 第36-37页 |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37页 |
·缺少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性政策 | 第37-38页 |
·技术创新政策力度不足 | 第38-39页 |
·我国现行物联网产业公共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9-43页 |
·最高层的物联网产业公共政策设计机构缺失 | 第39页 |
·行政立法机关在体制上存在缺陷 | 第39-40页 |
·中小企业与外界信息不对称 | 第40-41页 |
·科技创新能力未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畴 | 第41-43页 |
第4章 基于协同进化理论的物联网发展产业政策优化思路分析 | 第43-53页 |
·以协同进化理论优化物联网产业政策的条件分析 | 第43-49页 |
·良好的法制环境 | 第43-44页 |
·良性的社会网络 | 第44-46页 |
·充足的智力支持 | 第46-47页 |
·物联网技术与产业创新联盟的有效运行 | 第47-49页 |
·基于协同进化理论的物联网产业政策优化机理分析 | 第49-51页 |
·基于协同进化理论的物联网产业政策优化模型分析 | 第51-53页 |
第5章 基于协同进化的物联网产业公共政策安排 | 第53-59页 |
·建立协同化的物联网产业顶层设计 | 第53-54页 |
·完善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政策 | 第54-55页 |
·构建激励性的物联网消费政策 | 第55-56页 |
·加强多层次的物联网产业财税体系建设 | 第56-59页 |
结论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69页 |